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理论和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1-19页 |
2.1 完善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2.1.1 行政单位的含义 | 第11页 |
2.1.2 政府采购的含义 | 第11-12页 |
2.1.3 内部控制的含义 | 第12-13页 |
2.1.4 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含义 | 第13页 |
2.2 风险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2.2.1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13-14页 |
2.2.2 风险识别的含义 | 第14页 |
2.2.3 风险分析的含义 | 第14-15页 |
2.2.4 风险控制的含义 | 第15-16页 |
2.3 风险管理理论与内部控制理论的融合 | 第16-19页 |
2.3.1 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3.2 风险管理理论与内部控制理论的融合 | 第17-19页 |
第三章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19-27页 |
3.1 国内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整体现状 | 第19-20页 |
3.2 D县行政单位基本情况 | 第20页 |
3.3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20-27页 |
3.3.1 机构人员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3.3.2 授权审批制度及采购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3.3 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和采购限额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3.3.4 内外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3.5 履约验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3.3.6 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 第27-32页 |
4.1 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风险识别 | 第27-30页 |
4.1.1 政策风险 | 第28页 |
4.1.2 法律风险 | 第28页 |
4.1.3 质量风险 | 第28-29页 |
4.1.4 财务风险 | 第29页 |
4.1.5 廉政风险 | 第29-30页 |
4.2 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度分析 | 第30-32页 |
4.2.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过程 | 第30页 |
4.2.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第30-31页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风险视角下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策略 | 第32-38页 |
5.1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廉政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 第32-33页 |
5.1.1 明确采购业务岗位职责 | 第32-33页 |
5.1.2 完善监督程序 | 第33页 |
5.1.3 增强监督的时效性 | 第33页 |
5.2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质量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5.2.1 明确验收方式 | 第34页 |
5.2.2 成立验收小组 | 第34页 |
5.2.3 出具验收证明 | 第34页 |
5.3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 第34-36页 |
5.3.1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审核 | 第34-35页 |
5.3.2 加强政府采购中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 | 第35页 |
5.3.3 加强政府采购业务记录控制 | 第35-36页 |
5.4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政策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 第36-37页 |
5.4.1 加强政府采购的申请、审核活动管理 | 第36页 |
5.4.2 内部采购机构要做好审核工作 | 第36页 |
5.4.3 加强政府采购信息的发布的管理 | 第36-37页 |
5.5 D县行政单位政府采购法律风险内部控制策略 | 第37-38页 |
5.5.1 加强采购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 | 第37页 |
5.5.2 做好政府采购投诉答复管理工作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