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1 情绪概述 | 第12-21页 |
1.1.1 情绪的概念 | 第12页 |
1.1.2 情绪分类的理论 | 第12-19页 |
1.1.3 情绪诱发和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1.2 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及测验 | 第21-23页 |
1.2.1 发散性思维的概念 | 第22页 |
1.2.2 发散性思维测验 | 第22-23页 |
1.3 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影响 | 第23-28页 |
1.3.1 情绪影响发散性思维的实证研究 | 第23-25页 |
1.3.2 情绪影响发散性思维的理论模型 | 第25-28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8-31页 |
2.1 提出问题 | 第28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9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29-30页 |
2.4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3 预实验:情绪材料的评定 | 第31-37页 |
3.1 预实验一: 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及中性情绪图片的评定 | 第31-34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3.1.2 实验假设 | 第31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3.1.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33-34页 |
3.2 预实验二: 高、低回避动机消极情绪及中性情绪图片的评定 | 第34-37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3.2.2 实验假设 | 第34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35-37页 |
4 正式实验 | 第37-48页 |
4.1 正式实验一: 高、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影响 | 第37-42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4.1.2 实验假设 | 第37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4.1.4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4.1.5 讨论 | 第42页 |
4.2 正式实验二: 高、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影响 | 第42-48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42-43页 |
4.2.2 实验假设 | 第43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4.2.4 实验结果 | 第45-47页 |
4.2.5 讨论 | 第47-48页 |
5 总讨论 | 第48-53页 |
5.1 情绪刺激材料诱发的有效性 | 第48页 |
5.2 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影响 | 第48-50页 |
5.3 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影响 | 第50页 |
5.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50-51页 |
5.5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1-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參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