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研究
| 摘要 | 第10-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页 |
| 1 绪论 | 第12-16页 |
| 1.1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4页 |
| 1.2.1 国内智能变电站的前景分析 | 第12-13页 |
| 1.2.2 国外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4-16页 |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构架及新技术 | 第16-28页 |
| 2.1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分析 | 第16-17页 |
| 2.1.1 常规变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 2.1.2 智能变电站的典型优势分析 | 第16-17页 |
| 2.2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层次 | 第17-18页 |
| 2.3 电子互感器的概述 | 第18-22页 |
| 2.3.1 电子式互感器的优势 | 第18-19页 |
| 2.3.2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第19-21页 |
| 2.3.3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 第21-22页 |
| 2.4 变电站中的主要智能设备 | 第22-23页 |
| 2.4.1 智能变压器 | 第22-23页 |
| 2.4.2 GIS组合电器 | 第23页 |
| 2.5 IEC61850通信标准 | 第23-24页 |
| 2.5.1 IEC61850标准的制定背景 | 第23-24页 |
| 2.5.2 IEC61850的关键技术 | 第24页 |
| 2.6 过程层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 2.6.1 合并单元 | 第24-25页 |
| 2.6.2 智能终端 | 第25页 |
| 2.6.3 网络结构 | 第25-26页 |
| 2.7 时钟同步技术 | 第26-28页 |
| 3 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 | 第28-45页 |
| 3.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 第28-31页 |
| 3.1.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及一般形式 | 第28-29页 |
| 3.1.2 1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 第29-30页 |
| 3.1.3 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 第30-31页 |
| 3.2 短路电流计算 | 第31-32页 |
| 3.2.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假设 | 第31页 |
| 3.2.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 第31-32页 |
| 3.3 主要电气设备、导体的选择 | 第32-43页 |
| 3.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 第32-33页 |
| 3.3.2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 第33-34页 |
| 3.3.3 断路器的选择 | 第34-35页 |
| 3.3.4 隔离开关的选择 | 第35-36页 |
| 3.3.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第36-38页 |
| 3.3.6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 第38-39页 |
| 3.3.7 母线的选择 | 第39-43页 |
| 3.4 绝缘配合 | 第43-44页 |
| 3.4.1 防雷配置 | 第43页 |
| 3.4.2 接地配置 | 第43-44页 |
| 3.5 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布置 | 第44-45页 |
| 3.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第44页 |
| 3.5.2 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及其布置 | 第44-45页 |
| 4 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 | 第45-64页 |
| 4.1 一次设备智能化方案 | 第45-46页 |
| 4.1.1 主变压器智能化方案 | 第45页 |
| 4.1.2 110kVGIS智能化方案 | 第45-46页 |
| 4.1.3 10kV开关柜智能化方案 | 第46页 |
| 4.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第46-51页 |
| 4.2.1 站控层设备及网络配置 | 第46-47页 |
| 4.2.2 间隔层设备及保护配置 | 第47-50页 |
| 4.2.3 过程层设备及网络配置 | 第50-51页 |
| 4.3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第51-52页 |
| 4.4 合并单元的功能及其构成 | 第52-54页 |
| 4.5 合并单元硬件部分的设计 | 第54-60页 |
| 4.5.1 A/D转换模块 | 第55-56页 |
| 4.5.2 串行通信模块 | 第56页 |
| 4.5.3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6-58页 |
| 4.5.4 以太网数据输出模块 | 第58-60页 |
| 4.6 硬件功能的实现 | 第60-6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64页 |
| 5.2 课题展望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