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9页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3-16页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研究的思路第16-17页
   ·研究的方法第17页
 4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展望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36页
 1 基本概念第19-26页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第19-23页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内涵第23-25页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第25-26页
 2 研究的相关理论第26-29页
   ·区域经济理论第26-27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27-2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29页
 3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战略意义第29-32页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长株潭一体化第29-30页
   ·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中部崛起寻求一个新的突破口第30-31页
   ·探索"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31页
   ·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第31页
   ·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区域管理办法第31-32页
 4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其它改革实验区的差异第32-36页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经济特区的差异第32-33页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与其它实验区的异同第33-36页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及评价第36-49页
 1 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第36-40页
   ·资源与资源节约第36-39页
   ·环境与环境保护第39页
   ·环境质量问题的主要分布第39-40页
   ·改善生态环境面临的难点第40页
 2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第40-49页
   ·基本思路与方法的选取第40-41页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1-42页
   ·方案层的指标集第42-44页
   ·指标释义第44-48页
   ·长株潭"两型社会"主要发展指标第48-49页
第四章 国内外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启示第49-70页
 1 背景第49-50页
 2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主要做法第50-63页
   ·加强立法第50-54页
   ·实施政策调控第54-58页
   ·开展政府引导和示范第58-60页
   ·企业推动与产业结构重组第60-61页
   ·培育公民节约意识第61-63页
 3 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有益探索第63-66页
 4 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第66-70页
   ·要加强对建设两型社会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66页
   ·建立和完善节约型产品的标识制度第66-67页
   ·加强城市规划第67页
   ·加强政策调控第67-68页
   ·增加公共投入第68页
   ·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组织、民间团体的作用第68-70页
第五章 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政策和建议第70-79页
 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思路第70-74页
   ·突出区域融合和城乡统筹第70-71页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71-72页
   ·构筑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模式第72-73页
   ·构筑节约、友好型消费体系第73-74页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74页
 2 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政策和建议第74-79页
   ·完善建设两型社会的价值理念第74-75页
   ·高起点制定长株潭城市群规划第75页
   ·健全管理体制,形成良性治理结构第75-76页
   ·完善两型社会建设的激励政策第76-77页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物业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淮河流域典型河流涡河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及环境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