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吸液驱气动力学过程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1.1 多孔材料 | 第7-9页 |
1.1.1 活性炭 | 第7-8页 |
1.1.2 炭分子筛 | 第8页 |
1.1.3 沸石分子筛 | 第8-9页 |
1.2 多孔材料的表征 | 第9-13页 |
1.2.1 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及表征方法 | 第9-12页 |
1.2.2 多孔材料的表面性质及表征方法 | 第12-13页 |
1.3 吸液驱气法 | 第13-16页 |
1.3.1 吸液驱气法概述 | 第13-14页 |
1.3.2 吸液驱气法原理 | 第14页 |
1.3.3 微孔中流体分子的吸附与扩散 | 第14-16页 |
1.4 吸附动力学 | 第16-19页 |
1.4.1 吸附动力学简介 | 第16页 |
1.4.2 表观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16-19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9-2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2 吸液驱气实验 | 第21-25页 |
2.2.1 实验装置原理 | 第21页 |
2.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1-23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2.2.4 实验装置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2.3 273K下CO_2吸附实验 | 第25页 |
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页 |
2.5 Boehm滴定实验 | 第25-27页 |
3 吸液驱气过程分析与模型建立 | 第27-38页 |
3.1 吸液驱气过程分析 | 第27-29页 |
3.2 模型方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3 动力学模型验证 | 第30-38页 |
3.3.1 炭分子筛吸液驱气实验 | 第30-33页 |
3.3.2 活性炭吸液驱气实验 | 第33-35页 |
3.3.3 沸石分子筛吸液驱气实验 | 第35-38页 |
4 吸液驱气动力学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4.1 温度对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38-40页 |
4.2 吸附剂粒度对吸液驱气过程影响 | 第40-42页 |
4.3 吸附质气体种类对于吸液驱气过程的影响 | 第42-45页 |
5 吸液驱气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 第45-55页 |
5.1 多孔材料吸附态密度测定 | 第45-47页 |
5.1.1 吸附态密度测定概述 | 第45页 |
5.1.2 吸附态密度测定实验 | 第45-47页 |
5.2 多孔材料孔结构调节 | 第47-52页 |
5.2.1 多孔材料孔结构调节概述 | 第47-48页 |
5.2.2 多孔材料孔结构调节实验 | 第48-52页 |
5.3 多孔材料表面氧化改性 | 第52-55页 |
5.3.1 多孔材料表面氧化改性概述 | 第52-53页 |
5.3.2 多孔材料表面氧化改性实验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