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拉制、拉拔论文--有色金属及合金拉拔论文

纯镁丝多道次转角拉拔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4页
    1.1 前言第9-11页
    1.2 镁及其合金的基本特性第11-13页
        1.2.1 物理化学性质第11-12页
        1.2.2 镁的力学性能第12-13页
    1.3 镁及其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塑性变形对镁及其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4.1 大塑性变形工艺第15-17页
        1.4.2 金属拉拔工艺第17-18页
    1.5 微成形技术研究现状第18-21页
        1.5.1 微成形技术发展历程第18-19页
        1.5.2 微成形尺寸效应研究第19-21页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21-24页
        1.6.1 研究意义第21页
        1.6.2 研究内容第21-24页
2 基本理论及工艺原理第24-29页
    2.1 尺寸效应理论第24-25页
        2.1.1 表面层理论模型第24页
        2.1.2 应变梯度理论模型第24-25页
    2.2 镁及其合金塑性变形及晶粒细化第25-26页
    2.3 ECAP工艺原理第26-27页
    2.4 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第27-28页
        2.4.1 刚塑性有限元法基本假设第27页
        2.4.2 刚塑性有限元法基本方程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纯镁多道次转角拉拔工艺及有限元分析第29-49页
    3.1 多道次转角拉拔工艺设计第29-34页
    3.2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第34页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42页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3.2 材料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3.3.3 网格划分第36页
        3.3.4 模拟参数设置第36-42页
    3.4 成形规律分析第42-47页
        3.4.1 变形过程分析第42-43页
        3.4.2 变形过程中的拉拔力分析第43-44页
        3.4.3 等效应力、应变分析第44-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4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9-58页
    4.1 多组合可变拉拔模具设计及实验平台搭建第49-51页
    4.2 实验材料的准备第51-53页
    4.3 实验方案第53-55页
    4.4 微观组织分析第55-57页
        4.4.1 显微组织观察第55-56页
        4.4.2 晶粒度测定第56页
        4.4.3 硬度测试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多道次转角拉拔变形后的微观组织演变第58-66页
    5.1 不同工艺条件下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第58-62页
    5.2 不同工艺拉拔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分析第62-63页
    5.3 不同工艺拉拔后的显微硬度值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6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V减速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
下一篇:基于语音声谱图的帕金森症检测研究与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