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3-2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一、研究目的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6-2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三、研究述评第21-22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2-24页
        一、研究内容第22-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五节 论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24-25页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4页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一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第25-33页
    第一节 民间环保组织的相关概述第25-28页
        一、民间环保组织第25-26页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特征第26页
        三、民间环保组织的分类第26-27页
        四、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历程第27-28页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概述第28-31页
        一、诉讼第29页
        二、公益诉讼第29页
        三、环境公益诉讼第29页
        四、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第29-30页
        五、环境公益诉讼的分类第30-31页
    第三节 理论基础第31-33页
        一、公共信托理论第31页
        二、环境权理论第31-32页
        三、诉权理论第32页
        四、公众参与理论第32-33页
第二章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第33-46页
    第一节 发展历程第33-34页
    第二节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第34-36页
        一、改善政府单边治理模式第34页
        二、监督环境公益诉讼判决的执行第34-35页
        三、克服个人提起诉讼的障碍第35页
        四、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第35-36页
    第三节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第36-39页
        一、自身发展优势第36-37页
        二、组织特征优势第37-38页
        三、草根性第38-39页
        四、具有比较强大的监督功能第39页
    第四节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分析第39-46页
        一、民间环保组织面临的外部困境第39-41页
        二、民间环保组织自身的困境第41-46页
第三章 国外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与启示第46-51页
    第一节 国外实践第46-48页
        一、美国第46-47页
        二、德国第47页
        三、印度第47-48页
    第二节 启示第48-51页
        一、放宽民间环保组织的原告资格第48-49页
        二、实现公民合法的环境权益第49页
        三、弥补政府环境职能的缺失第49-50页
        四、提供完善的诉讼保障第50-51页
第四章 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对策建议第51-59页
    第一节 价值意义第51-53页
        一、保证环境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质第51-52页
        二、攻克环境公益诉讼的技术难题第52页
        三、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感第52页
        四、促使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第52-53页
        五、保障民间环保组织自身的发展第53页
    第二节 优化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外部环境第53-55页
        一、立法上保障原告资格第54页
        二、减免诉讼费用第54页
        三、构建制度性的认同第54-55页
    第三节 加强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自身建设第55-59页
        一、增强民间环保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第55-56页
        二、民间环保组织诉讼资金问题的解决第56页
        三、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第56-57页
        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第57页
        五、做好政府的助手第57-59页
结束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对镇政府的信任度研究--以江苏省尚湖镇为例
下一篇: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