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 | 第14-18页 |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 | 第14-15页 |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特征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表现及影响 | 第18-22页 |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 第18-19页 |
(一)否定革命史 | 第18页 |
(二)否定近代史 | 第18-19页 |
(三)改造执政党 | 第19页 |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 第19-22页 |
(一)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 第19页 |
(二)对我国舆论环境产生了影响 | 第19-20页 |
(三)历史虚无主义动摇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阈下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 | 第22-32页 |
一、大力弘扬唯物史观 | 第22-24页 |
(一)立足现实实践,还原历史真相 | 第22-23页 |
(二)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 第23-24页 |
二、科学全面的看待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及革命领袖 | 第24-29页 |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和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 第24-26页 |
(二)近代中国的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社会产物 | 第26-27页 |
(三)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选道路 | 第27-29页 |
三、加强自信 | 第29-32页 |
(一)加强唯物史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自信 | 第29-30页 |
(二)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