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由当前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 | 第12-13页 |
1.1.2 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1 专家型教师的界定 | 第15页 |
2.1.2 课堂教学语言的界定 | 第15页 |
2.2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2.1 国内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2.2 国外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3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8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3.1 行为主义心理学 | 第18-19页 |
2.3.2 实证主义 | 第19页 |
2.3.3 交往教学论 | 第19-20页 |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0-24页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0页 |
3.2 研究步骤 | 第20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3.1 文献分析法 | 第21页 |
3.3.2 录像分析法 | 第21页 |
3.3.3 课堂实录分析法 | 第21页 |
3.3.4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 第21页 |
3.3.5 个案研究法 | 第21页 |
3.4 研究框架 | 第21-24页 |
3.4.1 教师教学语言类型 | 第22-23页 |
3.4.2 学生应答类型 | 第23页 |
3.4.3 数学概念课教学环节 | 第23页 |
3.4.4 编码 | 第23-24页 |
4 专家型教师几何概念课教学语言个案研究 | 第24-3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4.2 研究过程 | 第24-25页 |
4.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4页 |
4.2.2 研究步骤 | 第24页 |
4.2.3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4.3.1 研究结果 | 第26-29页 |
4.3.2 几何概念课课堂教学语言特征 | 第29-32页 |
4.3.3 几何概念课研究启示 | 第32-34页 |
5 专家型教师代数概念课教学语言个案研究 | 第34-46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5.2 研究过程 | 第34-35页 |
5.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34页 |
5.2.2 研究步骤 | 第34页 |
5.2.3 研究框架 | 第34-35页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5-46页 |
5.3.1 代数概念课课堂教学语言情况 | 第36-39页 |
5.3.2 代数概念课课堂教学语言特征 | 第39-43页 |
5.3.3 代数概念课研究启示 | 第43-46页 |
6 专家型教师统计概念课教学语言个案研究 | 第46-56页 |
6.1 研究目的 | 第46页 |
6.2 研究过程 | 第46-47页 |
6.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46页 |
6.2.2 研究步骤 | 第46页 |
6.2.3 研究框架 | 第46-47页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6.3.1 统计概念课课堂教学语言情况 | 第48-51页 |
6.3.2 统计概念课课堂教学语言特征 | 第51-53页 |
6.3.3 统计概念课研究启示 | 第53-56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7.2 反思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