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锡氧化物-碳化钛-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3页
    1.1 引言第15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5-18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第15-16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1.2.3 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第17-18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8-30页
        1.3.1 碳基负极材料第18-21页
        1.3.2 钛基负极材料第21-25页
            1.3.2.1 二氧化钛第21-22页
            1.3.2.2 钛酸锂第22-23页
            1.3.2.3 碳化钛第23-25页
        1.3.3 硅基负极材料第25-26页
        1.3.4 锡基负极材料第26-29页
            1.3.4.1 锡氧化物第27-28页
            1.3.4.2 合金化第28-29页
            1.3.4.3 与碳材料的复合第29页
        1.3.5 负极材料小结第29-30页
    1.4 静电纺丝概述第30-31页
    1.5 实验内容、目的和意义第31-33页
        1.5.1 实验目的第31-32页
        1.5.2 实验内容第32页
        1.5.3 实验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39页
    2.1 实验试剂第33-34页
    2.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2.3 样品的物理特性表征第35-36页
        2.3.1 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35页
        2.3.2 样品的X射线衍射表征(XRD)第35页
        2.3.3 热重分析表征第35-36页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36页
        2.3.5 氮气吸附-脱吸附测试表征第36页
    2.4 样品的电化学表征第36-39页
        2.4.1 电极的制备第36页
        2.4.2 电池的组装第36-37页
        2.4.3 恒流充放电表征第37页
        2.4.4 伏安循环表征第37页
        2.4.5 交流阻抗表征第37-39页
第三章 锡氧化物/多孔碳纳米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第39-51页
    3.1 SnOx@PCNFs-TiC的合成第39-40页
    3.2 SnOx@PCNFs-TiC的组成与形貌表征第40-45页
    3.3 SnOx@PCNFs-TiC的电化学表征第45-49页
    3.4 本章实验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聚多巴胺包覆的锡氧化物/多孔碳纳米纤维/碳化钛复合材料第51-63页
    4.1 聚多巴胺包覆思路的提出第51页
    4.2 SnOx/TiC@PCNFs@C的合成第51-52页
    4.3 SnOx/TiC@PCNFs@C的组成与形貌表征第52-57页
    4.4 SnOx/TiC@PCNFs@C的电化学表征第57-60页
    4.5 本章实验小结第60-63页
第五章 TiC改性处理对SnOx@PCNFs-Ti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3-77页
    5.1 TiC纳米颗粒表面处理温度的确定第63-65页
    5.2 碳化钛-乙醇分散液的配置第65-66页
    5.3 SnOx@PCNFs-TiC T600的合成第66页
    5.4 SnOx@PCNFs-TiC T600的组成与形貌表征第66-71页
    5.5 SnOx@PCNFs-TiC T600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第71-75页
    5.6 本章总结第75-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93页
致谢第93-95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95-97页
作者简介第97页
导师简介第97-98页
附件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电#3机组炉内基于尿素直喷脱硝法改造与实践
下一篇: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源层凝聚态结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