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转录因子OsbHLH153及其同源因子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2.1 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第12页
        1.2.2 拟南芥中bHLH转录因子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3 水稻中bHLH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4 基因功能研究技术进展第18-20页
        1.2.5 转录因子OsbHLH153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1页
    2.1 材料第22页
    2.2 基因序列与蛋白序列的获取和分析第22-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31页
        2.3.1 突变体转基因阳性检测第23-24页
        2.3.2 突变体基因型检测第24-25页
        2.3.3 突变体靶标基因突变形式检测第25页
        2.3.4 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第25-27页
        2.3.5 田间种植、表型观察与统计第27页
        2.3.6 稳定遗传材料的获得第27-28页
        2.3.7 同源基因信息查找第28-29页
        2.3.8 酵母双杂交第29-30页
        2.3.9 水稻表达谱数据分析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53页
    3.1 转录因子OsbHLH153的基因信息分析第31-33页
        3.1.1 转录因子OsbHLH153的同源性分析第31页
        3.1.2 OsbHLH153同源因子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第31-33页
    3.2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突变体第33-40页
        3.2.1 突变体材料的基因型与表型鉴定第34-36页
        3.2.2 突变体基因型与表型验证以及性状考察第36-39页
        3.2.3 单突突变体构建第39-40页
    3.3 过表达验证基因的功能第40-45页
        3.3.1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第40-41页
        3.3.2 超表达材料T0代苗子阳性检测第41-42页
        3.3.3 超表达材料组培阶段表型观测与分析第42-45页
    3.4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45-48页
        3.4.1 三基因表达模式图谱分析第45-47页
        3.4.2 三基因表达模式载体构建第47-48页
    3.5 互作因子的查找和初步筛选第48-53页
        3.5.1 互作因子信息的查找第48-50页
        3.5.2 互作因子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第50-51页
        3.5.3 通过酵母双杂交进行互作因子的初步筛选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5页
    4.1 CRISPR/CAS9转基因材料的稳定性第53页
    4.2 水稻OsbHLH153的功能与拟南芥中AtbHLH135的功能分析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附录第65-83页
    本研究所用到引物信息第65-67页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第67-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旱胁迫对春玉米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11个水稻冷响应相关基因的筛选与突变体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