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论文

心以明善,伪以成善--荀子人性论新探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导论第14-26页
第一章 善何以可能?儒家先验人性论的检讨第26-74页
    第一节 儒家的先验人性论第26-57页
        一、懦家人性论的“先验”倾向第26-37页
        二、性善说的先验结构第37-51页
        三、孟子的另一种可能第51-57页
    第二节 性与习:人性的二重维度第57-74页
        一、孟荀“性”概念同异第57-66页
        二、“化性起伪”的“成性”说第66-74页
第二章 荀子的“心”概念第74-131页
    第一节 “心”与主体能力第75-95页
        一、“心为之择”:地位与功能第76-80页
        二、自然意识及其克服第80-89页
        三、心道关系:认识与创造第89-95页
    第二节 心与人的行动第95-112页
        一、行动的主体第97-101页
        二、“虚壹而静”与可能性第101-109页
        三、心与自由的实现第109-112页
    第三节 在比较中辨明“心”第112-131页
        一、心与性:限定与超越第113-119页
        二、心与精神:中西之间第119-131页
第三章 心以明善:心与道德自由第131-175页
    第一节 善基于意志自由第131-146页
        一、“神明之主”与意志自由第131-137页
        二、性与命:自由的内外限定第137-146页
    第二节 “可道”与“中理”:理性的自觉第146-155页
    第三节 “礼者养也”与人情第155-175页
        一、人情的三个层次第156-170页
        二、道德的动力第170-175页
第四章 伪以成善:伪与理想的实现第175-233页
    第一节 “伪”的真实内涵第175-190页
        一、“人为”与“心为”第175-180页
        二、“从心”与“成心”第180-184页
        三、性伪之分第184-190页
    第二节 伪以成善:从可能到现实第190-212页
        一、人伦、共在与伪的优先性第190-195页
        二、从可能到现实第195-200页
        三、化性何以可能?第200-212页
    第三节 礼乐之伪与人道之极第212-233页
        一、学不可以已第212-217页
        二、礼的起源与伪第217-225页
        三、礼法与人道第225-233页
结语第233-239页
参考文献第239-248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
下一篇:直觉与工夫:陆九渊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