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现阶段农民发展中的环境权益保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言第9-15页
    1.1 农民发展的内涵第9-11页
        1.1.1 农民第9-10页
        1.1.2 农民发展第10-11页
    1.2 农民环境权益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第11-12页
        1.2.1 农民环境权益的内涵第11页
        1.2.2 农民环境权益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1.3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对农民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2-15页
        1.3.1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需要第12页
        1.3.2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充实农民的物质基础第12-13页
        1.3.3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第13页
        1.3.4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第13-15页
2 我国农民发展中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第15-25页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环境权益保障的理论第15-18页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第15-17页
        2.1.2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环境保障思想第17-18页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环境权益保障思想第18-25页
        2.2.1 毛泽东关于农民发展环境权益保障思想第18-20页
        2.2.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农民发展环境权益保障思想第20-23页
        2.2.3 习近平关于农民发展环境权益保障思想第23-25页
3 我国农民发展中环境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第25-31页
    3.1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得到不断完善第25-27页
        3.1.1 农民拥有环境知情权第25-26页
        3.1.2 农民拥有环境参与权第26页
        3.1.3 农民拥有环境监督权第26-27页
    3.2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仍然存在问题第27-31页
        3.2.1 农民清洁水权保障问题第27页
        3.2.2 农民清洁土壤权保障问题第27-28页
        3.2.3 农民清洁空气权保障问题第28-29页
        3.2.4 农民环境知情权保障问题第29页
        3.2.5 农民环境参与权保障问题第29-30页
        3.2.6 农民环境救济权保障问题第30-31页
4 我国农民发展中环境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1-36页
    4.1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第31-32页
        4.1.1 城乡二元体制的约束第31页
        4.1.2 农村环保政策缺乏第31-32页
        4.1.3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第32页
    4.2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中个别地方政府责任不到位第32-34页
        4.2.1 个别地方政府环保宣传教育薄弱第32页
        4.2.2 个别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员环保法治意识薄弱第32-33页
        4.2.3 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第33页
        4.2.4 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第33-34页
    4.3 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意识不强第34-36页
        4.3.1 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第34页
        4.3.2 农民缺乏环境保护知识第34页
        4.3.3 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淡薄第34-36页
5 我国农民发展中环境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第36-41页
    5.1 完善农民环境权益保障的相关制度第36-37页
        5.1.1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第36页
        5.1.2 完善农村环保政策第36-37页
        5.1.3 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第37页
    5.2 强化农民环境权益保障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第37-39页
        5.2.1 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第37-38页
        5.2.2 增强地方政府行政人员环保法治意识第38页
        5.2.3 加大农村环保投入第38-39页
        5.2.4 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建设第39页
    5.3 提高农民环境权益保障意识第39-41页
        5.3.1 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第39页
        5.3.2 丰富农民环境保护知识第39-40页
        5.3.3 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个人简介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协商立法研究
下一篇:中国专利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