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种植体表面亲水性时效性控制 | 第14页 |
1.3 种植体疲劳寿命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疲劳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3.2 疲劳寿命 | 第15-16页 |
1.3.3 种植体疲劳寿命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5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路线 | 第18-21页 |
1.5.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2 课题研究主要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超亲水性表面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41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TiO_x薄膜的制备 | 第22-27页 |
2.2.1 PECVD方法及设备简介 | 第22-24页 |
2.2.2 等离子体氧化工艺参数 | 第24-27页 |
2.3 TiO_x薄膜的表征 | 第27-40页 |
2.3.1 亲水性测量和形貌观察 | 第27-29页 |
2.3.2 TiO_x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9-38页 |
2.3.2.1 TiO_x薄膜表面XPS分析 | 第30-33页 |
2.3.3.2 TiO_x薄膜XPS溅射分析 | 第33-38页 |
2.3.3 X射线衍射谱(XRD) | 第38-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种植体表面亲水性时效性控制及生物相容性测试 | 第41-79页 |
3.1 引言 | 第41-43页 |
3.2 碱液对种植体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 第43-52页 |
3.2.1 碱液浸泡对亲水性的影响 | 第43-46页 |
3.2.1.1 处理方式 | 第43-44页 |
3.2.1.2 结果及分析 | 第44-46页 |
3.2.2 碱液不同的储存时间对亲水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2.1 处理方式 | 第46-48页 |
3.2.2.2 结果及分析 | 第48页 |
3.2.3 碱液残留对亲水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3.2.3.1 处理方式 | 第48页 |
3.2.3.2 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3.2.4 在碱液残留的表面进行氧化对亲水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2.4.1 处理方式 | 第50-51页 |
3.2.4.2 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3.3 等离子体清洗对种植体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 第52-55页 |
3.3.1 处理方式 | 第52-53页 |
3.3.2 结果及分析 | 第53-55页 |
3.4 液体长期储存对种植体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 第55-62页 |
3.4.1 处理方式 | 第55-56页 |
3.4.2 结果及分析 | 第56-62页 |
3.5 试样表面经碱液处理后的表征 | 第62-67页 |
3.5.1 试样表面的形貌观察 | 第62-63页 |
3.5.2 试样表面氧化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63-67页 |
3.5.3 试样表面X射线衍射谱(XRD) | 第67页 |
3.6 生物相容性测试 | 第67-77页 |
3.6.1 MTT法测试 | 第68-70页 |
3.6.1.1 MTT法操作过程 | 第68-69页 |
3.6.1.2 MTT法结果 | 第69-70页 |
3.6.2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试 | 第70-72页 |
3.6.2.1 ALP活性测试操作过程 | 第70-71页 |
3.6.2.2 ALP活性测试的结果 | 第71-72页 |
3.6.3 成骨细胞粘附铺展测试 | 第72-77页 |
3.6.3.1 成骨细胞粘附铺展测试操作过程 | 第72页 |
3.6.3.2 成骨细胞粘附铺展测试结果 | 第72-7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4章 种植体系统的疲劳寿命 | 第79-115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种植体系统的疲劳加载模型 | 第80-81页 |
4.3 疲劳测试实验 | 第81-89页 |
4.3.1 疲劳加载装置的制作 | 第81-83页 |
4.3.2 疲劳测试 | 第83-85页 |
4.3.3 疲劳测试结果分析 | 第85-89页 |
4.3.3.1 最大载荷120N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4.3.3.2 最大载荷350N作用下的结果分析 | 第86-89页 |
4.4 疲劳测试数值模拟 | 第89-114页 |
4.4.1 数值模拟的模型建立 | 第89-90页 |
4.4.2 模拟分析的条件设置 | 第90-96页 |
4.4.2.1 材料的属性 | 第90页 |
4.4.2.2 接触设置 | 第90-93页 |
4.4.2.3 网格划分 | 第93-96页 |
4.4.2.4 约束及载荷的施加 | 第96页 |
4.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96-114页 |
4.4.3.1 预紧力单独作用下结果及分析 | 第96-100页 |
4.4.3.2 最大载荷350N作用下的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8页 |
4.4.3.3 最大载荷120N作用下的结果及分析 | 第108-111页 |
4.4.3.4 最大载荷150~300N作用下的结果及分析 | 第111-11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5.1 结论 | 第115-116页 |
5.2 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