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11页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6-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探访”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先前思想家分工理论的评论 | 第11-15页 |
一、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 第11-12页 |
二、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 第12-15页 |
第二节 经典著作中的分工理论 | 第15-20页 |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分工理论 | 第15-16页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 第16-17页 |
三、《哲学的贫困》中的分工思想 | 第17-18页 |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分工思想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分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20-28页 |
第一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对人的终极关怀 | 第20-23页 |
一、现实的个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 | 第20页 |
二、三种社会形态中的人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分工对人发展的影响 | 第23-26页 |
一、分工对人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23-24页 |
二、分工对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理想中的目标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28-36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与分工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分工对人发展的阻碍因素 | 第29-32页 |
一、“蓝领”工人的工作机会减少 | 第29-30页 |
二、“白领”的就业受到影响 | 第30-31页 |
三、人的不平等感加剧、情感匮乏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人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32-36页 |
一、新的工作机会诞生 | 第32-33页 |
二、丰富情感获得新途径 | 第33-34页 |
三、提升能力获得新渠道 | 第34-35页 |
四、人的主体性得到增强 | 第35-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