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及管理现状 | 第19-29页 |
2.1 鑫泰公司基本概况 | 第19页 |
2.2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应收账款规模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分析 | 第21-22页 |
2.2.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第22-24页 |
2.2.4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析 | 第24-25页 |
2.2.5 应收账款周转分析 | 第25-26页 |
2.3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2.3.1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 第26-27页 |
2.3.2 应收账款记账处理 | 第27页 |
2.3.3 应收账款相关业务流程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 | 第29-37页 |
3.1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9-31页 |
3.1.1 财务维度 | 第29页 |
3.1.2 客户维度 | 第29-30页 |
3.1.3 内部流程维度 | 第30-31页 |
3.1.4 学习成长维度 | 第31页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1-33页 |
3.3 基于加权模糊模型的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 | 第33-35页 |
3.3.1 维度指标等级评价 | 第33-34页 |
3.3.2 应收账款管理绩效综合等级评价 | 第34-35页 |
3.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鑫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成因 | 第37-43页 |
4.1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1.1 赊销客户档案信息不完善 | 第37-38页 |
4.1.2 客户信用政策不健全 | 第38页 |
4.1.3 应收账款管理相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 第38-39页 |
4.1.4 应收账款回收效率较低 | 第39页 |
4.2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2页 |
4.2.1 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 第39-40页 |
4.2.2 信用政策建设不完善 | 第40页 |
4.2.3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4.2.4 企业奖惩机制不科学 | 第41-42页 |
4.2.5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手段落后 | 第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鑫泰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善措施 | 第43-50页 |
5.1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 | 第43-44页 |
5.1.1 设立信用管理部门 | 第43-44页 |
5.1.2 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档案 | 第44页 |
5.2 加强企业信用政策建设 | 第44-46页 |
5.2.1 设置客户信用等级评估标准 | 第44-46页 |
5.2.2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 第46页 |
5.3 加强各部门有效沟通 | 第46-48页 |
5.3.1 明确各部门分工 | 第46-47页 |
5.3.2 加强各部门合作 | 第47-48页 |
5.4 加强企业收款力度 | 第48-49页 |
5.4.1 加强客户的动态跟踪管理 | 第48-49页 |
5.4.2 灵活选择应收账款催收方式 | 第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