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6页 |
1.2.1 流动性风险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压力测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1.3.1 流动性的概念 | 第16页 |
1.3.2 流动性风险的概念 | 第16-17页 |
1.3.3 压力测试的概念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及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0-32页 |
2.1 HRB银行情况概述 | 第20页 |
2.2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施现状 | 第20-27页 |
2.2.1 HRB银行负债结构分析 | 第20-22页 |
2.2.2 HRB银行资产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2.2.3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3-24页 |
2.2.4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介绍 | 第24-25页 |
2.2.5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概况 | 第25-27页 |
2.3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实施现存的问题 | 第27-29页 |
2.3.1 压力测试选取指标未正确传导所承受压力状况 | 第27-28页 |
2.3.2 压力测试所选风险因素不全面 | 第28页 |
2.3.3 压力测试情景设定过于单一 | 第28页 |
2.3.4 压力测试数据质量不高 | 第28页 |
2.3.5 压力测试结果应用效果不充分 | 第28-29页 |
2.4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9-30页 |
2.4.1 指标不能有效反映风险压力 | 第29页 |
2.4.2 压力测试风险因素未考虑风险具有传导效应 | 第29-30页 |
2.4.3 压力测试情景未贴近城商行业务实际 | 第30页 |
2.4.4 数据质量差、定性分析量化不准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HRB银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体系构建 | 第32-43页 |
3.1 HRB银行压力测试体系构建背景 | 第32-34页 |
3.1.1 压力测试实施原则 | 第32页 |
3.1.2 压力测试的目的 | 第32-33页 |
3.1.3 压力测试实施步骤 | 第33-34页 |
3.2 HRB银行压力测试指标变量选择 | 第34-35页 |
3.3 HRB银行压力测试情景因素选择 | 第35-38页 |
3.3.1 压力测试情景因素分类 | 第35-36页 |
3.3.2 压力测试情景设定方法 | 第36-37页 |
3.3.3 压力测试情景假设条件 | 第37-38页 |
3.3.4 压力测试情景程度细分 | 第38页 |
3.4 HRB银行压力测试模型构建及结果应用 | 第38-42页 |
3.4.1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传导模型 | 第38-40页 |
3.4.2 压力测试结果应用及措施 | 第40-41页 |
3.4.3 构建压力测试限额体系 | 第41-42页 |
3.4.4 压力测试报告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HRB银行压力测试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3-51页 |
4.1 制定有效管理政策以保证压力测试顺利实施 | 第43-44页 |
4.2 HRB银行压力测试管理职责分工 | 第44-46页 |
4.3 HRB银行压力测试制度及保障制度体系 | 第46-48页 |
4.4 HRB银行压力测试实施其他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4.4.1 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 第48-49页 |
4.4.2 提高数据质量注重数据积累 | 第49页 |
4.4.3 加强压力测试系统建设 | 第49页 |
4.4.4 提高压力测试人员素质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