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其他论文

热敏灸手掌面尺侧治疗第8颈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温度差异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临床研究第11-34页
    1.研究对象第11-14页
        1.1 受试病例来源第11页
        1.2 诊断标准第11页
        1.3 纳入标准第11-12页
        1.4 排除标准第12页
        1.5 脱落、剔除标准第12页
        1.6 不良事件的处理第12-13页
        1.7 脱落病例的记录第13页
        1.8 质量控制第13-14页
    2.课题主要仪器、设备第14-15页
        2.1 医用红外热成像仪第14页
        2.2 艾灸条第14页
        2.3 红外热图采集操作规范第14-15页
    3.研究方法第15-24页
        3.1 试验样本量第15页
        3.2 对照与盲法第15页
        3.3 试验步骤第15-18页
        3.4 观察指标第18-21页
        3.5 安全性评价第21-22页
        3.6 统计学分析第22-23页
        3.7 试验技术路线图第23-24页
    4.研究结果第24-34页
        4.1 受试者完成试验情况第24页
        4.2 基线分析第24页
        4.3 症状及疗效第24-26页
        4.4 温度变化情况第26-29页
        4.5 热敏点情况第29-33页
        4.6 脱落、剔除病例及不良反应第33页
        4.7 安全性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53页
    1.第8颈神经皮节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第34-38页
        1.1 手掌尺侧属于第8颈神经皮节第34-36页
        1.2 第8颈神经受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病理机制第36-38页
        1.3 中医病因与病机简述第38页
    2.穴位热敏化现象与特征第38-42页
        2.1 穴位热敏化现象第38-40页
        2.2 热敏化分布特征与经络、经穴的相关性第40-42页
    3.热敏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第42-45页
        3.1 热敏灸效果优于传统灸法第42-44页
        3.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4-45页
    4.研究结果分析第45-53页
        4.1 热敏灸改善局部症状及机理探讨第45-46页
        4.2 热敏灸可改善患侧低温状态第46-49页
        4.3 热敏点情况分析第49-52页
        4.4 相关课题结果讨论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1:综述 下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第59-67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2: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第67-68页
附录3:硕士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69页
附录4:课题工作照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敏灸手背桡侧治疗颈6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温度差异研究
下一篇:LC病历回顾性分析及穴位贴敷对LC患者胃肠功能和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