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细叶石斛组织培养及其分子鉴定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细叶石斛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1 细叶石斛的生境及分布第10页
        1.1.2 细叶石斛的繁殖现状第10页
        1.1.3 细叶石斛的药用价值第10-11页
    1.2 石斛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1 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第11页
        1.2.2 组织培养基础培养基的选择第11-12页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添加物的选择第12页
        1.2.4 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研究第12-13页
    1.3 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及应用第13-15页
        1.3.1 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结构第13-14页
        1.3.2 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3.3 叶绿体基因组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第14-15页
    1.4 药用石斛植物鉴定方法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1 药用石斛植物的性状及理化鉴定研究第15-16页
        1.4.2 药用石斛植物的分子鉴定第16页
        1.4.3 RT ARMS-PCR技术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第16-18页
第2章 细叶石斛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第18-33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18-20页
        2.2.1 材料第18页
        2.2.2 细叶石斛种子萌发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18-19页
            2.2.2.1 不同培养基对细叶石斛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8页
            2.2.2.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细叶石斛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8-19页
        2.2.3 细叶石斛增殖分化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19页
        2.2.4 细叶石斛壮苗生根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19-20页
        2.2.5 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细叶石斛的组织培养第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30页
        2.3.1 细叶石斛种子萌发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20-23页
        2.3.2 细叶石斛增殖分化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23-25页
        2.3.3 细叶石斛壮苗生根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25-28页
        2.3.4 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细叶石斛的组织培养第28-30页
    2.4 讨论第30-33页
        2.4.1 细叶石斛种子萌发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30页
        2.4.2 细叶石斛增殖分化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30-31页
        2.4.3 细叶石斛壮苗生根阶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第31-32页
        2.4.4 利用间歇浸没式植物生物反应器进行细叶石斛的组织培养第32-33页
第3章 细叶石斛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第33-44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2.1 材料第33页
        3.2.2 DNA的提取和检测第33页
        3.2.3 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拼接第33-34页
        3.2.4 叶绿体基因组的注释第34-35页
        3.2.5 细叶石斛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第35页
        3.2.6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第35页
    3.3 结果第35-42页
        3.3.1 细叶石斛的测序结果第35页
        3.3.2 细叶石斛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分析第35-38页
        3.3.3 细叶石斛与其他石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第38-42页
        3.3.4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生分析第42页
    3.4 讨论第42-44页
第4章 基于RT ARMS-PCR技术对细叶石斛的分子鉴定研究第44-59页
    4.1 前言第4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4-51页
        4.2.1 实验材料第44-46页
        4.2.2 DNA的提取第46页
        4.2.3 细叶石斛特异性位点的获得第46页
        4.2.4 ARMS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筛选第46-51页
        4.2.5 Real-time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第5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4.3.1 细叶石斛特异性核苷酸位点的选择及引物的设计第51页
        4.3.2 ARMS引物筛选第51-53页
        4.3.3 Real-time PCR反应结果分析第53-56页
    4.4 讨论第56-59页
        4.4.1 RT ARMS-PCR技术体系的建立第56-57页
        4.4.2 RT ARMS-PCR的优点及应用研究第57-5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哈雀稗DREB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下一篇:基于线粒体序列和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的细叶石斛亲缘地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