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注释法学研究范式的本土化路径与方法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11-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二、注释法学研究范式概述 | 第15-23页 |
(一) 注释法学概述 | 第15-17页 |
(二) 注释法学派的贡献 | 第17-18页 |
(三) 法学研究范式概述 | 第18-20页 |
(四) 注释法学研究范式探究 | 第20-23页 |
三、中国法律解释制度概述 | 第23-28页 |
(一) 法律解释概念释义 | 第23-24页 |
(二) 中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制度建构 | 第24-25页 |
(三) 中国法律解释制度的运行现状 | 第25-26页 |
(四) 完善中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四、中国法律解释学与注释法学 | 第28-32页 |
(一)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学与注释法学 | 第28-29页 |
(二) 中国近代法学发展与注释法学 | 第29-30页 |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注释法学 | 第30-31页 |
(四) 中国当代法律解释学与注释法学 | 第31-32页 |
五、注释法学研究范式本土化的路径分析 | 第32-41页 |
(一) 本土化适应性分析 | 第32-33页 |
(二) 立法建议 | 第33-34页 |
(三) 具体规则的设定 | 第34-41页 |
六、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