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2 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2.1 PPP项目的概念及分类 | 第22-24页 |
2.1.1 PPP模式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PPP项目的分类 | 第22-23页 |
2.1.3 PPP的操作流程 | 第23-24页 |
2.2 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概念及特点 | 第24-26页 |
2.2.1 PPP项目财政风险的概念 | 第24-25页 |
2.2.2 PPP项目财政风险的特点 | 第25页 |
2.2.3 PPP财政风险防控的概念 | 第25-26页 |
2.3 PPP财政风险防控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2.3.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6-27页 |
2.3.2 风险分担理论 | 第27页 |
2.3.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3.1 黑龙江省PPP项目与财政风险现状 | 第29-32页 |
3.1.1 项目储备情况 | 第29-30页 |
3.1.2 财政投资现状 | 第30-32页 |
3.1.3 财政风险表现 | 第32页 |
3.2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现状 | 第32-34页 |
3.2.1 PPP项目清理退库情况 | 第32-33页 |
3.2.2 识别论证阶段防控情况 | 第33页 |
3.2.3 执行移交阶段防控情况 | 第33-34页 |
3.3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3.1 防控主体不明确 | 第34页 |
3.3.2 防控措施不健全 | 第34-35页 |
3.3.3 防控成效不明显 | 第35-36页 |
3.4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问题的成因 | 第36-37页 |
3.4.1 风险识别能力不够高 | 第36页 |
3.4.2 成本分担方法不合理 | 第36-37页 |
3.4.3 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的测算 | 第38-43页 |
4.1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测算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4.1.1 模型构建思路 | 第38页 |
4.1.2 项目风险识别 | 第38-39页 |
4.1.3 设定风险指标 | 第39-40页 |
4.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0页 |
4.2 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程度的测算 | 第40-42页 |
4.2.1 确定风险权重 | 第40-41页 |
4.2.2 风险综合评判 | 第41-42页 |
4.2.3 结论分析 | 第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国内外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经验与借鉴 | 第43-49页 |
5.1 国外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经验 | 第43-45页 |
5.1.1 英国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3-44页 |
5.1.2 美国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4页 |
5.1.3 澳大利亚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4-45页 |
5.2 国内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经验 | 第45-47页 |
5.2.1 上海市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5-46页 |
5.2.2 北京市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6-47页 |
5.2.3 四川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第47页 |
5.3 黑龙江省对国内外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的借鉴 | 第47-48页 |
5.3.1 风险防控水平较高 | 第47-48页 |
5.3.2 项目运行环境较好 | 第48页 |
5.3.3 项目融资结构合理 | 第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提升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水平的建议 | 第49-55页 |
6.1 明确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主体 | 第49-51页 |
6.1.1 提高人才专业素质能力 | 第49页 |
6.1.2 扩大项目应急资金来源 | 第49-50页 |
6.1.3 加快健全风险预警系统 | 第50-51页 |
6.2 健全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措施 | 第51-53页 |
6.2.1 完善PPP项目审批程序 | 第51页 |
6.2.2 健全项目成本分担框架 | 第51-52页 |
6.2.3 完善项目利益分配体系 | 第52-53页 |
6.3 提高黑龙江省PPP项目财政风险防控成效 | 第53-54页 |
6.3.1 加强合作双方契约意识 | 第53页 |
6.3.2 明确合作项目监管主体 | 第53-54页 |
6.3.3 落实政府的服务者职能 | 第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