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GIS的新乡市百泉公园雨水管理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我国水资源问题与雨水现状第10-11页
        1.1.2 河南省水资源概况第11-12页
        1.1.3 城市公园用水与城市缺水间的矛盾第12页
        1.1.4 数字化研究趋势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雨水管理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3 研究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GIS系统在雨水管理上的应用及相关案例第19-29页
    2.1 GIS概述第19页
        2.1.1 GIS的定义及基本功能第19页
        2.1.2 GIS的应用第19页
    2.2 GIS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第19-21页
        2.2.1 GIS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第20页
        2.2.2 GIS在雨水景观设计的探索第20-21页
    2.3 相关雨水管理理论第21-25页
        2.3.1 最佳管理措施(BMPs)第21-22页
        2.3.2 低影响开发(LID)第22-23页
        2.3.3 雨水管理分流理论第23-24页
        2.3.4 艺术的雨水设计理论第24-25页
    2.4 相关案例研究第25-29页
        2.4.1 古蔺新城轴线区段规划设计优化方案第25-27页
        2.4.2 文瀛湖公园改造方案第27-29页
第三章 新乡百泉公园雨水管理现状及分析第29-48页
    3.1 新乡市自然地理基本概况第29-31页
        3.1.1 地理位置第29页
        3.1.2 地形地貌第29页
        3.1.3 气候第29-30页
        3.1.4 水文第30-31页
    3.2 新乡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第31-39页
        3.2.1 新乡市降雨特性分析第31-34页
        3.2.2 新乡市蒸发特性分析第34-35页
        3.2.3 新乡市径流分析第35-36页
        3.2.4 新乡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第36-39页
    3.3 百泉公园基本情况及现状第39-43页
        3.3.1 基本情况第39-41页
        3.3.2 水资源管理现状第41-43页
    3.4 百泉公园雨水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43-46页
        3.4.1 百泉公园雨水管理必要性第43-44页
        3.4.2 百泉公园雨水管理可行性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基于GIS的百泉公园雨水管理分析第48-71页
    4.1 水文分析第50-58页
        4.1.1 水网分析第50-54页
        4.1.2 流域分析第54页
        4.1.3 径流资源定量分析第54-58页
    4.2 雨水管理设施布局分析第58-69页
        4.2.1 雨水相关因子分析第58-63页
        4.2.2 适宜建设用地分析第63-66页
        4.2.3 适宜蓄水区域分析第66-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百泉公园雨水管理策略及运用第71-89页
    5.1 百泉公园雨水管理策略第71-74页
        5.1.1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实现零排放第71页
        5.1.2 运用“自然力”使雨水留下第71-72页
        5.1.3 分区定量布置雨水管理设施第72页
        5.1.4 分散式布局,集中式管理第72-74页
    5.2 百泉园林雨水管理方案第74-75页
        5.2.1 雨水管理基本思路第74页
        5.2.2 总体方案第74-75页
    5.3 雨水管理策略在百泉公园的运用第75-87页
        5.3.1 结合GIS使雨水通过自然力留下第76页
        5.3.2 分区定量布置雨水管理设施第76-81页
        5.3.3 分散式布局,集中式管理第81-87页
    5.4 预期效果第87-8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6.1 结论第89-91页
    6.2 期望与不足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97-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设计项目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持续设计理念下的装配式模块单元适应性设计研究
下一篇:SMW工法+锚索联合支护结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