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区域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交通事故规律的研究 | 第15-19页 |
1.2.2 事故预测与交通安全评价 | 第19-20页 |
1.2.3 隧道区域交通安全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2.4 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区域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第24-46页 |
2.1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概况 | 第24-31页 |
2.2 隧道群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5页 |
2.3 隧道群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 第35-41页 |
2.3.1 月分布 | 第35-37页 |
2.3.2 星期分布 | 第37-38页 |
2.3.3 小时分布 | 第38-41页 |
2.4 隧道群路段事故类型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2.5 隧道群路段事故天气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区域交通流特性研究 | 第46-84页 |
3.1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流调查 | 第46-49页 |
3.1.1 交通流调查方法 | 第46-47页 |
3.1.2 交通流检测技术 | 第47-49页 |
3.2 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交通流特征分析 | 第49-72页 |
3.2.1 交通流组成分析 | 第49-53页 |
3.2.2 隧道群路段交通量特征分析 | 第53-58页 |
3.2.3 车流速度特性 | 第58-68页 |
3.2.4 隧道群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第68-71页 |
3.2.5 隧道群路段车辆折算系数 | 第71-72页 |
3.3 隧道群区域交通量短时预测分析 | 第72-76页 |
3.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72-75页 |
3.3.2 隧道群短时交通量预测 | 第75-76页 |
3.4 基于突变理论的隧道群区域交通流预警研究 | 第76-82页 |
3.4.1 交通流监测数据的突变特征 | 第77-78页 |
3.4.2 隧道群交通流突变模型 | 第78-80页 |
3.4.3 隧道群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第80-81页 |
3.4.4 隧道群路段车流阻塞预警 | 第81-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4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区域交通事故多发致因分析 | 第84-114页 |
4.1 交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84-90页 |
4.2 车速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92页 |
4.3 道路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第92-96页 |
4.4 气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第96-100页 |
4.4.1 雨天影响因素分析 | 第97-98页 |
4.4.2 雾天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99页 |
4.4.3 冰雪影响因素分析 | 第99-100页 |
4.5 光照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0-105页 |
4.6 隧道群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分析 | 第105-113页 |
4.6.1 建立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 第105-110页 |
4.6.2 交通事故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应用 | 第110-11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5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群交通事故应急研究 | 第114-134页 |
5.1 隧道群交通事故应急系统的构建 | 第115-120页 |
5.1.1 构建事故应急系统的基本原则 | 第115-116页 |
5.1.2 应急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116页 |
5.1.3 应急系统的基本构成 | 第116-117页 |
5.1.4 应急系统的实施程序 | 第117-120页 |
5.2 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应急系统构建实例 | 第120-132页 |
5.2.1 猫狸岭隧道群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 第122-126页 |
5.2.2 隧道群事故应急疏散方案 | 第126-13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6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4-135页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2-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