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PC连续箱梁桥发展概述 | 第8-10页 |
1.1.1 PC连续箱梁桥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1.1.2 PC连续刚构梁桥结构特点 | 第10页 |
1.2 0 | 第10-15页 |
1.2.1 0 | 第11-12页 |
1.2.2 0 | 第12-13页 |
1.2.3 0 | 第13-14页 |
1.2.4 0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PC 连续刚构桥 0 | 第16-34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现有规范的一些构造规定 | 第16-18页 |
2.2.1 构造尺寸要求 | 第17页 |
2.2.2 普通钢筋要求 | 第17-18页 |
2.2.3 预应力筋要求 | 第18页 |
2.3 桥梁 0 | 第18-25页 |
2.3.1 桥梁主体尺寸统计 | 第18-21页 |
2.3.2 箱梁 0 | 第21-25页 |
2.4 箱梁 0 | 第25-30页 |
2.4.1 0 | 第25-26页 |
2.4.2 0 | 第26-30页 |
2.5 箱梁 0 | 第30-32页 |
2.5.1 预应力数量统计 | 第31-32页 |
2.5.2 预应力其他参数 | 第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PC 连续刚构桥 0 | 第34-47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工程项目背景 | 第34-35页 |
3.3 0 | 第35-39页 |
3.3.1 参数拟定 | 第35-36页 |
3.3.2 平面杆系模型建立 | 第36页 |
3.3.3 平面验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3.4 0 | 第39-46页 |
3.4.1 0 | 第39-42页 |
3.4.2 不同荷载工况条件 | 第42页 |
3.4.3 不同荷载工况应力分析 | 第42-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0 | 第47-78页 |
4.1 概述 | 第47页 |
4.2 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4.3 基于平面杆系理论的参数分析 | 第48-50页 |
4.3.1 平面杆系模型的简化 | 第48页 |
4.3.2 参数化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4.4 基于0 | 第50-76页 |
4.4.1 0 | 第50-51页 |
4.4.2 0 | 第51-62页 |
4.4.3 0 | 第62-70页 |
4.4.4 0 | 第70-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PC 连续刚构桥 0 | 第78-94页 |
5.1 钢筋混凝土弹塑性分析概述及模型建立[] ~ | 第78-82页 |
5.1.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78页 |
5.1.2 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78-79页 |
5.1.3 模拟钢筋混凝土的solid65单元 | 第79-82页 |
5.2 0 | 第82-85页 |
5.2.1 零配筋下的裂缝开展分析 | 第82-83页 |
5.2.2 最大悬臂施工阶段裂缝开展分析 | 第83-84页 |
5.2.3 弹塑性模型对比 | 第84-85页 |
5.3 配筋率参数弹塑性分析 | 第85-93页 |
5.3.1 顶板配筋率分析 | 第86-88页 |
5.3.2 腹板配筋率分析 | 第88-89页 |
5.3.3 底板配筋率分析 | 第89-92页 |
5.3.4 横隔板配筋率分析 | 第92-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4-96页 |
6.2 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