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王安忆小说的空间叙述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空间的建构 | 第11-17页 |
一、透明的“学校” | 第11-12页 |
二、封闭的“农村和县城” | 第12-14页 |
三、消费的都市 | 第14-15页 |
四、政治的城市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空间史:位移的线索与女性的自我、身体和文化的建构 | 第17-21页 |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的时间叙述 | 第21-31页 |
第一节 人生的时间 | 第21-27页 |
一、“少女”的时代——人生起点的时间 | 第21-23页 |
二、“少妇”的时代——人生中段的时间 | 第23-25页 |
三、“老妇”的时代——完整性的人生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流动的时间: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王安忆的小说叙述与人生的成长 | 第31-43页 |
第一节 王安忆人生的三个阶段和创作的三种风格 | 第31-38页 |
一、青春期与诗性的写作 | 第31-33页 |
二、成熟期与欲望的写作 | 第33-34页 |
三、回归期与文化的写作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叙述方式的转变与成熟 | 第38-43页 |
一、隐身叙述/现身叙述 | 第38-40页 |
二、单一视角/多重视角 | 第40-41页 |
三、经验性传说性/构成性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附: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