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微网组网结构及其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微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8页 |
1.2.1 分布式电源主要控制方法 | 第13-15页 |
1.2.2 微电网主要控制方法 | 第15-17页 |
1.2.3 多微网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多微网组网结构研究 | 第20-37页 |
2.1 多微网组网电源特性分析 | 第20-30页 |
2.1.1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 | 第20-23页 |
2.1.2 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 第23-24页 |
2.1.3 储能系统模型 | 第24-27页 |
2.1.4 柴油发电系统模型 | 第27-30页 |
2.2 多微网系统组网结构设计 | 第30-36页 |
2.2.1 多微网并联组网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2.2.2 多微网串联组网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2.2.3 多微网互联组网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2.2.4 基于不同组网结构的多微网运行模式分析 | 第34-35页 |
2.2.5 多微网运行模式转换触发事件分析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基于协调控制器的多微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37-66页 |
3.1 多微网系统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 | 第37页 |
3.2 多微网分层协调控制构架设计 | 第37-39页 |
3.2.1 微源控制层设计 | 第38-39页 |
3.2.2 协调控制层设计 | 第39页 |
3.2.3 中央控制层设计 | 第39页 |
3.3 多分布式电源的功率均分策略研究 | 第39-58页 |
3.3.1 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功率均分机理分析 | 第40-43页 |
3.3.2 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46页 |
3.3.3 主电路参数的选取 | 第46-47页 |
3.3.4 虚拟阻抗取值范围分析 | 第47-50页 |
3.3.5 Matlab仿真案列分析 | 第50-58页 |
3.4 多微网并离网切换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58-65页 |
3.4.1 主动并网转离网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59-62页 |
3.4.2 被动并网转离网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62-64页 |
3.4.3 离网转并网时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4 多微网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验证 | 第66-80页 |
4.1 硬件实验平台搭建 | 第66-68页 |
4.2 软件系统设计 | 第68-71页 |
4.2.1 通讯系统设计 | 第68-70页 |
4.2.2 软件开发平台设计 | 第70-71页 |
4.3 实验验证 | 第71-78页 |
4.3.1 多微网并联组网实验 | 第71-73页 |
4.3.2 多微网串联组网实验 | 第73-74页 |
4.3.3 多微网主动并网转离网实验 | 第74-75页 |
4.3.4 多微网被动并网转离网实验 | 第75-77页 |
4.3.5 多微网离网转并网实验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