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一、 课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 | 第6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6-7页 |
|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 四、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7-8页 |
| (一) 文献法 | 第7页 |
| (二) 比较分析法 | 第7页 |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7-8页 |
| 第一章 人教版 2000 年版与 2007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我国当代文选的演变轨迹 | 第8-12页 |
| 一、 初中语文教材我国当代文选的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8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8页 |
| (二) 中国当代文选界定 | 第8页 |
| 二、 人教版 2000 年版与 2007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作品的编制情况 | 第8-10页 |
| (一) 2000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作品的编制 | 第8-9页 |
| (二) 2007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作品的编制 | 第9-10页 |
| 三、 人教版 2000 年版与 2007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作品的演变特点 | 第10-12页 |
| (一) 选文作者上的变化 | 第10-11页 |
| (二) 内容的变化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语文课程大纲与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选文的演变关系 | 第12-16页 |
| 一、 从语文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 第12-14页 |
| (一) 教学主体的变化—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 | 第12-13页 |
| (二) 教师角色的变化 | 第13-14页 |
| 二、 语文教学大纲与两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选文 | 第14-16页 |
| (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与 2000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 | 第14-15页 |
| (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 2007 年版初中语文教材 | 第15页 |
| (三) 语文大纲对初中语文教材中我国当代选文要求的演变特点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两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我国现代文选演变对学生的现实意义分析 | 第16-20页 |
| 一、 让学生更多的学会感恩—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 第16-18页 |
| 二、 让学生深入感悟自然—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 第18-19页 |
| 三、 让学生学会领悟生命的意义—冰心《谈生命》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3页 |
| 致谢 | 第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