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生活污水来源及影响 | 第10页 |
1.1.2 工业废水来源及影响 | 第10-11页 |
1.1.3 农业污水来源及影响 | 第11页 |
1.2 污水处理方法国内外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物理处理工艺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化学处理工艺方法 | 第12页 |
1.2.3 生物处理工艺方法 | 第12-13页 |
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方法现状 | 第13-20页 |
1.3.1 汽车涂装工艺 | 第14-15页 |
1.3.2 涂装工艺废水来源及特点 | 第15-18页 |
1.3.3 涂装废水处理现状 | 第18-19页 |
1.3.4 涂装废水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29页 |
2.1 实验水质来源、处理后排放标准 | 第24页 |
2.1.1 实验废水来源及性质 | 第24页 |
2.1.2 排放标准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仪器和药品 | 第24-27页 |
2.2.1 实验药品及水处理药剂 | 第24-2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3 工作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7-29页 |
2.3.1 最佳反应条件pH的确定 | 第27页 |
2.3.2 氯化钙、氢氧化钠混合投加实验 | 第27页 |
2.3.3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混合投加实验 | 第27页 |
2.3.4 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投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成本 | 第27页 |
2.3.5 成本分析对比 | 第27-29页 |
第3章 工艺流程及磷化废水最佳反应PH条件确定 | 第29-38页 |
3.1 某汽车生产企业环保设施及工艺流程 | 第29-31页 |
3.1.1 环保设施简介 | 第29页 |
3.1.2 环保工艺流程 | 第29-31页 |
3.2 高浓度涂装废水最佳反应PH值的确定及原有加药成本 | 第31-37页 |
3.2.1 物理化学反应机理 | 第31-35页 |
3.2.2 最佳反应pH值确定 | 第35-37页 |
3.3 成本分析 | 第37-38页 |
第4章 水处理药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氯化钙 | 第38-42页 |
4.1 药剂选择氢氧化钠与氯化钙的原则 | 第38页 |
4.2 NaOH与CaCl_2的混合投加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4.3 成本分析 | 第41-42页 |
第5章 水处理药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 | 第42-45页 |
5.1 药剂选择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原则 | 第42页 |
5.2 NaOH与Ca(OH)_2的混合投药实验 | 第42-44页 |
5.3 成本分析 | 第44-45页 |
第6章 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最佳投药量及成本 | 第45-49页 |
6.1 聚合氯化铝最佳投药量选择 | 第45-46页 |
6.2 聚丙烯酰胺最佳投药量选择 | 第46-48页 |
6.3 成本分析 | 第48-49页 |
第7章 经济性分析评价 | 第49-51页 |
7.1 原有投药方式成本 | 第49页 |
7.2 氢氧化钠与氯化钙投药方式成本 | 第49-50页 |
7.3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投药方式成本 | 第50页 |
7.4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最佳投药量及最优化学药剂选择成本 | 第50-51页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8.1 结论 | 第51页 |
8.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