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风力发电机论文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措施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的影响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风力发电的现状第15-17页
        1.1.1 全球风力发电发展现状第15-17页
        1.1.2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第17页
    1.2 风电的低电压穿越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1 各国风电低电压穿越规程第18页
        1.2.2 鼠笼型感应发电机LVRT措施第18-19页
        1.2.3 双馈感应发电机LVRT措施第19-20页
    1.3 风电场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第20-24页
        1.3.1 国内外现有研究第20-23页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3-24页
第二章 感应风电系统数学建模第24-35页
    2.1 风力机数学模型第24-27页
        2.1.1 鼠笼型感应发电机第24-25页
        2.1.2 双馈感应发电机第25-26页
        2.1.3 机械传动轴模型第26-27页
    2.2 鼠笼型感应发电机第27-28页
        2.2.1 SCIG数学模型第27页
        2.2.2 SCIG初值计算第27-28页
    2.3 双馈感应发电机第28-35页
        2.3.1 DFIG数学模型第28-29页
        2.3.2 网侧变流器控制第29-31页
        2.3.3 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第31-34页
        2.3.4 DFIG初值计算第34-35页
第三章 鼠笼型感应发电机组LVRT对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第35-46页
    3.1 感应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第35-38页
        3.1.1 感应发电机LVRT等值电路第36-37页
        3.1.2 外部故障短路电流计算第37-38页
    3.2 LVRT措施对短路电流影响第38-41页
        3.2.1 串联制动电阻(SBR)第38-40页
        3.2.2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第40-41页
    3.3 LVRT措施对电流速断保护的影响第41-45页
        3.3.1 采用串联制动电阻第41-43页
        3.3.2 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第43-44页
        3.3.3 仿真验证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计及LVRT的双馈发电机故障电流特性第46-59页
    4.1 外部短路时DFIG全电流解析第46-51页
        4.1.1 短路初始条件第46-47页
        4.1.2 撬棒未投入第47-49页
        4.1.3 撬棒投入第49-51页
        4.1.4 计算故障全电流所需参数第51页
    4.2 DFIG短路电流分解及误差第51-53页
        4.2.1 暂态分量(t=0~+)第51-52页
        4.2.2 稳态基频分量(r=∞)第52页
        4.2.3 解析表达式误差第52-53页
    4.3 仿真验证第53-58页
        4.3.1 检验故障全电流准确性第53-55页
        4.3.2 短路电流分解和衰减特性第55-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DFIG撬棒对线路电流保护的影响第59-69页
    5.1 DFIG撬棒保护第59-61页
        5.1.1 撬棒投入时间第59-60页
        5.1.2 撬棒阻值范围第60-61页
    5.2 撬棒对两段式电流保护的影响第61-68页
        5.2.1 两段式电流保护整定值计算第62-63页
        5.2.2 撬棒对保护影响第63-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云计算环境下密文数据安全查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