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混合并购及其对竞争的影响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并购概述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不同并购类型的竞争隐患 | 第19-21页 |
一、横向并购的竞争隐患 | 第19-20页 |
二、纵向并购的竞争隐患 | 第20页 |
三、混合并购的竞争隐患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混合并购的损害竞争理论 | 第21-28页 |
一、美国的潜在竞争者理论(the potential entrant theory) | 第21-24页 |
二、欧盟的组合效应理论(the portfolio-effects theory) | 第24-28页 |
第二章 混合并购的救济措施适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救济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救济措施的分类 | 第29-32页 |
一、结构性救济 | 第29-30页 |
二、行为性救济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混合并购中行为性救济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一、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 | 第33-34页 |
二、执行与监督的难度大 | 第34-35页 |
三、总体成本可能过高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我国混合并购中救济制度适用的现状 | 第36-50页 |
第一节 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36-37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44页 |
一、执法现状 | 第38-41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第三节 混合并购案例评析 | 第44-50页 |
一、沃尔玛收购纽海公司股权案 | 第44-46页 |
二、默克公司收购安智电子材料公司案 | 第46-49页 |
三、总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我国混合并购救济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0-54页 |
一、建立损害竞争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50页 |
二、慎重选择救济措施的类型 | 第50-52页 |
三、完善监督受托人制度 | 第52页 |
四、建立案件跟访制度 | 第52-53页 |
五、建立复审制度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