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电压稳定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静态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 | 第15-19页 |
1.3 戴维南等值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基于功率路径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辨识方法 | 第24-49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功率流视角下戴维南等值机制 | 第24-28页 |
2.3 基于本地量测的参数辨识方法误差分析 | 第28-32页 |
2.4 基于灵敏度的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式推导 | 第32-38页 |
2.4.1 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式的推导 | 第32-35页 |
2.4.2 灵敏度参数计算 | 第35-38页 |
2.5 负荷功率微分比对戴维南等值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2.6 戴维南等值参数解析辨识算例仿真 | 第41-4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3章 基于降阶自灵敏度的戴维南等值参数快速辨识 | 第49-66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戴维南等值参数快速辨识策略 | 第49-51页 |
3.3 基于支路功率灵敏度的网络收缩策略 | 第51-56页 |
3.4 重组灵敏度矩阵的分块降阶方法 | 第56-60页 |
3.5 戴维南等值参数快速辨识方法的流程 | 第60-61页 |
3.6 戴维南等值参数快速辨识算例仿真 | 第61-6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基于解析阻抗比及全微分的电压薄弱节点辨识 | 第66-80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基于解析戴维南等值参数的阻抗比指标 | 第66-71页 |
4.2.1 阻抗比指标解析式的推导 | 第66-69页 |
4.2.2 多机系统下阻抗匹配特性的普适证明 | 第69-71页 |
4.3 基于解析阻抗比及全微分的电压稳定裕度指标构建 | 第71-74页 |
4.4 电压薄弱节点辨识仿真及有效性分析 | 第74-79页 |
4.4.1 基于解析阻抗比指标的电压薄弱节点辨识 | 第74-75页 |
4.4.2 简化解析阻抗比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第75-76页 |
4.4.3 基于阻抗比及全微分的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第76-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计及区域备用与可中断负荷的电压稳定控制 | 第80-91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基于阻抗比全微分的切负荷控制策略 | 第80-82页 |
5.3 计及区域备用的切负荷联合控制策略 | 第82-85页 |
5.4 电压稳定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 | 第85-89页 |
5.4.1 切负荷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85-87页 |
5.4.2 联合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87-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6章 考虑电压稳定约束的风-燃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与并网控制策略 | 第91-106页 |
6.1 引言 | 第91页 |
6.2 风-燃互补发电系统和恒功率并网控制策略 | 第91-93页 |
6.3 风-燃互补发电系统平准化能源成本 | 第93-95页 |
6.4 考虑电压稳定约束的燃气轮机组容量优化 | 第95-98页 |
6.5 考虑电压稳定约束的风-燃互补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 | 第98-101页 |
6.6 某地区2016节点系统算例仿真 | 第101-10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附录A 阻抗比全微分的解析式推导 | 第118-121页 |
附录B IEEE118系统 | 第121-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个人简历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