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国内道路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 第14-16页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2 城市道路交通景观设计理论基础及设计原则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道路·景观·道路景观 | 第19页 |
2.1.2 城市道路环路景观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页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第20页 |
2.2.3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3 城市道路交通景观所遵循的设计原则 | 第21-23页 |
2.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21页 |
2.3.2 生态化原则 | 第21页 |
2.3.3 地域性原则 | 第21-22页 |
2.3.4 整体性原则 | 第22页 |
2.3.5 美观性原则 | 第22-23页 |
3 城市道路景观特征、受众人群及灯光造景研究 | 第23-27页 |
3.1 景观的安全性原理 | 第23页 |
3.2 景观的动态特征 | 第23页 |
3.3 景观的静态特征 | 第23-24页 |
3.4 城市道路景观受众人群分析 | 第24-25页 |
3.5 城市道路景观灯光造景分析 | 第25-27页 |
4 北环路景观设计问卷调查分析 | 第27-34页 |
4.1 实地调研 | 第27-34页 |
4.1.1 兰州市北环路景观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 第27-28页 |
4.1.2 问卷数据分析 | 第28-34页 |
5 兰州市北环路景观设计改进与探索 | 第34-77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34-35页 |
5.2 兰州市北环路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第35页 |
5.2.1 地理环境 | 第35页 |
5.2.2 气候环境 | 第35页 |
5.3 地域文化环境概况 | 第35-40页 |
5.3.1 历史文化 | 第35-36页 |
5.3.2 民俗文化 | 第36-38页 |
5.3.3 黄河文化 | 第38-40页 |
5.4 兰州市北环路景观改进设计构思理念 | 第40-45页 |
5.4.1 总体设计 | 第40页 |
5.4.2 兰州市北环路总体景观节点分析 | 第40-41页 |
5.4.3 北环路九安隧道现状 | 第41-43页 |
5.4.4 北环路道路横断面分析 | 第43-45页 |
5.5 北环路安宁段道路景观结构划分 | 第45-46页 |
5.6 兰州市北环路安宁段景观改进设计表达 | 第46-63页 |
5.6.1 北环路仁寿山一带景观印象--体现城市地域文化 | 第46-54页 |
5.6.2 北环路安宁段工业区道路景观印象——体现科技时代感 | 第54-58页 |
5.6.3 北环路安宁段学校区域道路景观印象——体现教育复兴 | 第58-63页 |
5.7 兰州市北环路总体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 第63-67页 |
5.7.1 选用优良本土植物 | 第64页 |
5.7.2 营造春花、夏萌、秋实、冬绿的景观效果 | 第64-67页 |
5.8 兰州市北环路道路景观材料表达 | 第67-68页 |
5.9 兰州市北环路道路空间改进研究 | 第68-77页 |
5.9.1 地面设施 | 第69-72页 |
5.9.2 公共服务设施 | 第72-74页 |
5.9.3 安全防护设施 | 第74-7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 问卷调查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