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光催化氧化技术概述 | 第14-20页 |
1.2.1 光催化技术的定义 | 第14页 |
1.2.2 光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16页 |
1.2.3 光催化技术的特点 | 第16页 |
1.2.4 光催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1.2.5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2页 |
1.3.1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 第20-21页 |
1.3.2 溶胶凝胶法 | 第21页 |
1.3.3 化学沉淀法 | 第21页 |
1.3.4 固相反应法 | 第21-22页 |
1.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2-24页 |
1.4.1 X射线衍射(XRD) | 第22页 |
1.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页 |
1.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2-23页 |
1.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3页 |
1.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1.4.6 荧光光谱(PL) | 第23页 |
1.4.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 | 第23-24页 |
1.4.8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学(ESR) | 第24页 |
1.5 铋系光催化材料概述 | 第24-27页 |
1.5.1 氧化铋(Bi_2O_3) | 第24-25页 |
1.5.2 金属氧化铋盐 | 第25-26页 |
1.5.3 非金属氧酸铋盐 | 第26-27页 |
1.6 本课题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片状Z-型SnS_2/Bi_2MoO_6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1页 |
2.2.2 实验药品与规格 | 第31-32页 |
2.2.3 样品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4 样品的表征 | 第33页 |
2.2.5 SnS_2/Bi_2MoO_6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测试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2.3.1 XRD物相分析 | 第34-35页 |
2.3.2 SEM和TEM分析及能量散射谱分析(EDS) | 第35-37页 |
2.3.3 XPS分析 | 第37-39页 |
2.3.4 FT-IR分析 | 第39页 |
2.3.5 PL分析 | 第39-40页 |
2.3.6 样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43页 |
2.3.7 自由基捕获实验和ESR分析 | 第43-44页 |
2.3.8 光学性质分析 | 第44-45页 |
2.3.9 光催化机理探讨 | 第45-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三章 一步水热法合成新型SnO_2/BiOBr光催化剂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9-65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0页 |
3.2.2 实验药品与规格 | 第50页 |
3.2.3 样品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4 样品的表征 | 第51-52页 |
3.2.5 光催化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4页 |
3.3.1 XRD物相分析 | 第52-53页 |
3.3.2 SEM和TEM分析及能量散射谱(EDS)分析 | 第53-55页 |
3.3.3 XPS分析 | 第55-56页 |
3.3.4 FT-IR分析 | 第56-57页 |
3.3.5 PL分析 | 第57-58页 |
3.3.6 样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8-61页 |
3.3.7 自由基捕获实验和ESR分析 | 第61-62页 |
3.3.8 光学性质分析 | 第62-63页 |
3.3.9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 第63-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SnO_2/Bi_2Mo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65-75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65页 |
4.2.2 实验药品与规格 | 第65-66页 |
4.2.3 样品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4 样品的表征 | 第67页 |
4.2.5 光催化实验 | 第6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4页 |
4.3.1 XRD物相分析 | 第67-69页 |
4.3.2 SEM和TEM分析 | 第69页 |
4.3.3 FT-IR分析 | 第69-70页 |
4.3.4 PL分析 | 第70页 |
4.3.5 样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0-72页 |
4.3.6 ESR分析 | 第72页 |
4.3.7 光学性质分析 | 第72-73页 |
4.3.8 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76页 |
5.3 展望与不足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