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 第7-8页 |
·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动态及评价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经济收敛的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区域经济收敛的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区域经济收敛 | 第13-17页 |
·新增长理论与区域经济收敛 | 第17-21页 |
·经济收敛的有关概念、类型及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经济收敛的主要概念 | 第22页 |
·济收敛的主要类型 | 第22页 |
·检验收敛的主要方法 | 第22页 |
·国外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综述 | 第22-27页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综述 | 第27-31页 |
第3章 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分析及变化特征 | 第31-54页 |
·经济收敛的经典模型 | 第31-33页 |
·σ-收敛 | 第31页 |
·β-收敛 | 第31-32页 |
·俱乐部收敛 | 第32-33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 第33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 | 第33-36页 |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从省级层面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 | 第39-48页 |
·σ-收敛检验 | 第39-43页 |
·β-绝对收敛检验 | 第43-45页 |
·β-条件收敛检验及区域调控启示 | 第45-48页 |
·从地级层面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 | 第48-52页 |
·σ-收敛检验 | 第48-50页 |
·俱乐部收敛检验 | 第50-52页 |
·区域经济收敛变化特征 | 第52-54页 |
第4章 我国区域经济收敛的要素调控 | 第54-6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 | 第54-57页 |
·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 | 第54-55页 |
·中国及五大区域经济增长中要素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55-56页 |
·本节结论 | 第56-57页 |
·生产要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变动的影响 | 第57-61页 |
·生产要素的调控及启示 | 第61-64页 |
·物质投入对区域经济的调控 | 第61页 |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的调控 | 第61-62页 |
·要素调控启示 | 第62-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8页 |
·区域经济收敛结论 | 第64-65页 |
·区域经济收敛的宏观调控启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地市名称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