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光学缺陷检测平台中的关键图像处理技术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FPC的生产方式 | 第12-1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检测设备的现状 | 第13页 |
1.3.2 图像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系统结构与软件机制 | 第16-23页 |
2.1 不同生产方式中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16-19页 |
2.1.1 片到片生产方式 | 第16-17页 |
2.1.2 卷到卷生产方式 | 第17-19页 |
2.2 图像处理流程分析 | 第19-21页 |
2.3 并行软件机制 | 第21-22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相机标定 | 第23-36页 |
3.1 相机的针孔模型 | 第23-25页 |
3.2 图像的畸变校正 | 第25-30页 |
3.2.1 畸变的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3.2.2 Tsai两步法畸变校正 | 第26-30页 |
3.3 图像的空间几何变换 | 第30-35页 |
3.3.1 相机运动引起的图像变换 | 第30-32页 |
3.3.2 常见的图像变换模型 | 第32-34页 |
3.3.3 投影变换校正几何变形 | 第34-35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图像拼接 | 第36-52页 |
4.1 图像拼接的实现方法 | 第36-37页 |
4.2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检测 | 第37-46页 |
4.2.1 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的概念 | 第37-39页 |
4.2.2 MSERs的算法实现 | 第39-42页 |
4.2.3 提取特征描述子 | 第42-46页 |
4.3 拼接融合 | 第46-51页 |
4.3.1 特征匹配 | 第46页 |
4.3.2 误匹配点对的剔除 | 第46-47页 |
4.3.3 求投影变换矩阵 | 第47-49页 |
4.3.4 图像的插值 | 第49-50页 |
4.3.5 图像融合 | 第50-51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基于尺度空间边缘强度累计的边缘检测 | 第52-65页 |
5.1 尺度空间中的边缘检测 | 第52-56页 |
5.1.1 高斯尺度空间的概念与性质 | 第52-53页 |
5.1.2 图像的边缘信息 | 第53-55页 |
5.1.3 边缘在尺度空间中的生命周期 | 第55-56页 |
5.2 本文算法流程 | 第56-63页 |
5.2.1 尺度选择 | 第56-58页 |
5.2.2 挑选边缘点 | 第58-60页 |
5.2.3 效果分析 | 第60-63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常见缺陷检测 | 第65-74页 |
6.1 块状缺陷的检测 | 第65-69页 |
6.1.1 算法逻辑 | 第66页 |
6.1.2 边缘密度分布图 | 第66-68页 |
6.1.3 精确配准检测 | 第68-69页 |
6.2 线宽检测 | 第69-73页 |
6.2.1 Hilditch细化算法 | 第70-71页 |
6.2.2 求取线宽 | 第71-73页 |
6.3 本章总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