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COI序列的中国沿海鲀形目鱼类DNA条形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1.1 DNA条形码概述 | 第9-12页 |
1.1.1 DNA条形码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 第9页 |
1.1.2 DNA条形码的操作步骤 | 第9-10页 |
1.1.3 DNA条形码在鱼类分类学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 鲀形目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1.2.1 鲀形目鱼类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 | 第12-13页 |
1.2.2 鲀形目鱼类的经济价值 | 第13-14页 |
1.2.3 鲀形目鱼类的科研价值 | 第14-15页 |
1.2.4 鲀形目鱼类的毒素危害 | 第15-16页 |
1.2.5 鲀形目外部特征与分类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3 东方鲀属鱼类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3.1 东方鲀属鱼类概况 | 第17-18页 |
1.3.2 河鲀毒素的来源 | 第18页 |
1.3.3 东方鲀形态特征及分类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1-30页 |
2.1 试剂、仪器与材料 | 第21-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0-45页 |
3.1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30-32页 |
3.2 鲀形目鱼类类群不同分类阶元的遗传距离 | 第32-38页 |
3.2.1 鲀形目各亚目平均遗传距离 | 第32页 |
3.2.2 鲀形目各科平均遗传距离 | 第32-33页 |
3.2.3 鲀形目各属平均遗传距离 | 第33页 |
3.2.4 鲀形目鱼类属内种间遗传距离 | 第33-35页 |
3.2.5 东方鲀属鱼类种间遗传距离 | 第35-36页 |
3.2.6 鲀形目56种鱼类种内遗传距离 | 第36-38页 |
3.3 DNA条形码间隙 | 第38-40页 |
3.4 条形码分子系统树 | 第40-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3页 |
4.1 COI片段引物特异性 | 第45页 |
4.2 COI序列变异分析 | 第45-46页 |
4.3 DNA条形码可行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 鲀形目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 第47-53页 |
4.4.1 鲀形目鱼类中的同物异名现象 | 第48-49页 |
4.4.2 兔头鲀属和腹刺鲀属分类关系 | 第49页 |
4.4.3 鲀形目中的隐存种 | 第49-50页 |
4.4.4 东方鲀属鱼类分类鉴定问题 | 第50-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