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射电望远镜及主动反射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外大型射电望远镜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FAST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促动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无阀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1 无阀系统简介 | 第14-16页 |
1.4.2 无阀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主动反射面的总体方案研究 | 第20-28页 |
2.1 主动反射面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 主动反射面系统的结构 | 第21-22页 |
2.3 索网调控方式及下拉索和促动器的布置 | 第22-24页 |
2.3.1 主索节点 | 第22-23页 |
2.3.2 下拉索和促动器的布置方案 | 第23-24页 |
2.4 主动反射面的变位几何关系 | 第24-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液压促动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28-48页 |
3.1 液压促动器的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28-31页 |
3.1.1 设计要求 | 第28-29页 |
3.1.2 技术指标 | 第29-31页 |
3.2 促动器方案的确定及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3.3 促动器液压系统参数确定 | 第33-35页 |
3.3.1 液压促动器的工况要求 | 第33-34页 |
3.3.2 促动器油缸的结构计算 | 第34-35页 |
3.4 主要元器件的选型与计算 | 第35-39页 |
3.4.1 主泵 | 第35-36页 |
3.4.2 交流调速电机 | 第36-38页 |
3.4.3 液压阀 | 第38-39页 |
3.5 液压促动器的集成化设计 | 第39-44页 |
3.5.1 促动器油缸的设计 | 第39-41页 |
3.5.2 集成阀块的设计 | 第41-43页 |
3.5.3 密闭油罐的设计 | 第43页 |
3.5.4 促动器连接形式的设计 | 第43-44页 |
3.6 液压促动器的可靠性试验 | 第44-47页 |
3.6.1 可靠性试验台液压系统 | 第45-46页 |
3.6.2 可靠性试验现场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液压促动器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48-72页 |
4.1 交流电机的调速原理 | 第48-51页 |
4.1.1 交流异步电机的调速原理 | 第48-50页 |
4.1.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4.2 异步电机在矢量控制中的数学模型 | 第51-60页 |
4.2.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51-53页 |
4.2.2 矢量变换控制方程 | 第53页 |
4.2.3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3-58页 |
4.2.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 | 第58-60页 |
4.3 液压促动器动力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60-63页 |
4.3.1 流量连续性方程 | 第60-61页 |
4.3.2 力平衡方程 | 第61-62页 |
4.3.3 液压促动器动力机构方框图 | 第62页 |
4.3.4 液压促动器动力机构传递函数 | 第62-63页 |
4.4 液压促动器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63-70页 |
4.4.1 液压促动器控制系统总传递函数 | 第63-64页 |
4.4.2 液压促动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64-67页 |
4.4.3 液压促动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67-69页 |
4.4.4 变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液压促动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72-87页 |
5.1 主动反射面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72-74页 |
5.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74-82页 |
5.2.1 自适应控制简介 | 第74-75页 |
5.2.2 简化模型参考自适应法 | 第75-79页 |
5.2.3 液压促动器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 第79-82页 |
5.3 引入SMRAC控制策略的系统仿真研究 | 第82-83页 |
5.4 控制参数分析 | 第83-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