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易门铜厂矿区铜矿矿化类型及找矿思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页
    1.2 易门铜矿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内外对沉积岩中的层控铜矿床的基本认识第10-12页
        1.2.2 易门铜厂矿床矿产勘查及地质研究概况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4-15页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15页
    1.4 论文的工作量第15-16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第18-28页
    2.1 矿区的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第18-19页
        2.1.1 矿区范围及交通第18-19页
        2.1.2 矿区自然地理条件第19页
    2.2 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所属矿带第19-21页
    2.3 矿区地层岩性第21-24页
    2.4 矿区构造及岩浆活动特征第24-26页
    2.5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第26页
    2.6 铜矿床(点)分布概况第26-28页
第三章 铜厂矿床矿化类型及其成矿期次第28-41页
    3.1 铜厂矿床的地质概况第28页
    3.2 沉积-成岩型铜矿(铜厂式铜矿体)地质特征第28-32页
        3.2.1 矿体产出特征第28-29页
        3.2.2 矿石组构特征第29-32页
    3.3 热液脉状铜矿(大尖山式铜矿体)地质特征第32-36页
        3.3.1 矿体产出特征第32-35页
        3.3.2 矿石组构特征第35-36页
    3.4 沉积-成岩型铜矿与热液脉状铜矿的时空分布关系第36-37页
    3.5 不同类型矿体地质特征对比第37-38页
    3.6 成矿期次第38-41页
第四章 不同矿化类型的成矿物质来源第41-56页
    4.1 C、O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第41-44页
    4.2 S同位素组成及来源第44-46页
    4.3 Pb同位素组成及来源第46-50页
        4.3.1 沉积-成岩型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第46-48页
        4.3.2 热液型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第48-50页
    4.4 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性质第50-54页
        4.4.1 流体包裹体形态第50-52页
        4.4.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及捕获深度第52-54页
    4.5 不同类型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第54-56页
第五章 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第56-65页
    5.1 铜厂矿床控矿因素第56-60页
        5.1.1 沉积-成岩型铜矿的控矿因素第56-58页
        5.1.2 热液脉状型铜矿的控矿因素第58-60页
    5.2 铜矿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第60-63页
        5.2.1 不同矿化类型的空间分段第60-62页
        5.2.2 叠加成矿的空间组合形式第62-63页
    5.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第63-65页
        5.3.1 矿床成因第63页
        5.3.2 综合成矿模式第63-65页
第六章 找矿思路及靶区选择第65-77页
    6.1 地质找矿新思路第65页
    6.2 找矿靶区及其依据第65-77页
        6.2.1 20线以北大尖山式铜矿找矿靶区(Ⅰ号靶区)第65-73页
        6.2.2 15-20线西北侧铜厂式铜矿找矿靶区(Ⅱ号靶区)第73-77页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盆浊积岩分类特征研究及地质建模
下一篇:FAST工程主动反射面液压促动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