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起重机械论文

全地面起重机伸臂屈曲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1.2 全地面起重机和伸缩臂的发展概况第15-19页
        1.2.1 全地面起重机的发展概况第15-17页
        1.2.2 伸缩臂的发展概况第17-19页
    1.3 伸缩臂屈曲问题研究现状第19-24页
        1.3.1 板壳结构屈曲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2 伸缩臂屈曲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4-27页
第2章 屈曲稳定性理论第27-45页
    2.1 屈曲的分类与判断第27-30页
        2.1.1 屈曲的分类第27-29页
        2.1.2 屈曲的判断与计算方法第29-30页
    2.2 平板的稳定理论及分析方法第30-35页
        2.2.1 板的小挠度理论第31-32页
        2.2.2 板的大挠度理论第32-34页
        2.2.3 屈曲临界载荷求解方法第34-35页
    2.3 柱壳的稳定理论及分析方法第35-40页
        2.3.1 柱壳的非线性大挠度理论第35-37页
        2.3.2 前屈曲一致理论第37-38页
        2.3.3 初始后屈曲理论第38-40页
    2.4 有限元方法分析屈曲问题第40-43页
        2.4.1 特征值屈曲方法第40-41页
        2.4.2 非线性隐式方法第41-42页
        2.4.3 非线性显式方法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伸缩臂弯曲屈曲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第45-68页
    3.1 弯曲屈曲实验第45-53页
        3.1.1 实验结构第45-47页
        3.1.2 测试方法与测点位置第47-50页
        3.1.3 实验结果第50-53页
    3.2 弯曲屈曲有限元分析第53-62页
        3.2.1 有限元模型第53-55页
        3.2.2 边界条件第55-56页
        3.2.3 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第56-58页
        3.2.4 非线性隐式静力分析第58-60页
        3.2.5 非线性显示动力分析第60-62页
    3.3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第62-66页
        3.3.1 固定载荷时的筒体应变第62-64页
        3.3.2 变化载荷时的筒体应变第64-65页
        3.3.3 屈曲临界载荷第65-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伸缩臂扭转屈曲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第68-87页
    4.1 扭转屈曲实验第68-74页
        4.1.1 实验说明第68-69页
        4.1.2 实验结果第69-74页
    4.2 扭转屈曲有限元分析第74-81页
        4.2.1 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第75-76页
        4.2.2 非线性隐式静力分析第76-79页
        4.2.3 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第79-81页
    4.3 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第81-86页
        4.3.1 固定载荷时的筒体应变第81-83页
        4.3.2 变化载荷时的筒体应变第83-84页
        4.3.3 屈曲临界载荷第84-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结构缺陷和结构参数对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第87-106页
    5.1 快速计算与单元依赖性研究第87-93页
        5.1.1 单元类型和计算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第88-92页
        5.1.2 并行计算与模型单元依赖性研究第92-93页
    5.2 伸缩臂屈曲缺陷敏感度分析第93-100页
        5.2.1 特征值屈曲模态缺陷第93-95页
        5.2.2 正弦波形缺陷第95-96页
        5.2.3 单点圆形凹陷第96-98页
        5.2.4 焊缝几何缺陷第98-100页
    5.3 结构参数对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第100-104页
        5.3.1 基本参数第100-102页
        5.3.2 加强结构参数第102-104页
    5.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大截面起重臂局部屈曲计算程序开发第106-120页
    6.1 起重机有限元参数化计算程序第106-108页
    6.2 特征参数化建模第108-111页
        6.2.1 结构特征第109-111页
        6.2.2 工况特征第111页
    6.3 有限元参数化建模及分析第111-118页
        6.3.1 吊臂参数化建模第112-116页
        6.3.2 计算与结果处理第116-118页
    6.4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7章 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9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装载机双循环冷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寒区不利因素作用下RC结构耐久性及力学性能演化规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