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乡镇治理能力视域下的精准扶贫研究--以江西省L乡为例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3-17页
        1.2.1 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简要述评第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0页
        1.4.1 创新之处第19页
        1.4.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2 乡镇治理能力与精准扶贫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治理能力第20-22页
    2.2 精准扶贫第22-24页
    2.3 乡镇治理能力与精准扶贫的关系第24-26页
3 L乡精准扶贫现状与困境第26-36页
    3.1 L乡精准扶贫现状第26-29页
        3.1.1 识别帮扶更加精准第28页
        3.1.2 返贫现象不断减少第28-29页
    3.2 L乡精准扶贫的困境第29-36页
        3.2.1 扶贫资金浪费第30-31页
        3.2.2 部分村民争贫闹访第31-33页
        3.2.3 农户知悉度较低第33-34页
        3.2.4 多数农民参与度不高第34-36页
4 L乡精准扶贫困境的分析第36-42页
    4.1 乡镇扶贫政策执行力弱第36-37页
    4.2 乡镇扶贫对象识别缺乏民主性第37-38页
    4.3 乡镇扶贫政策宣传不力第38-39页
    4.4 乡镇权威不足,农民信任度低第39-42页
5 提升乡镇治理能力,推进精准扶贫第42-49页
    5.1 强化扶贫政策执行力第42-44页
        5.1.1 处理好扶贫政策执行的严谨性与灵活性关系第42-43页
        5.1.2 提高扶贫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第43页
        5.1.3 加大对精准扶贫执行的监督力度第43-44页
    5.2 发挥基层民主监督作用第44-45页
        5.2.1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体系,培养合作治理意识第44-45页
        5.2.2 畅通民主表达渠道,探索贫困户识别新形式第45页
    5.3 注重扶贫宣传时效性与形式多样性第45-46页
        5.3.1 扶贫政策宣传的时效性第45-46页
        5.3.2 扶贫政策宣传形式的多样性第46页
    5.4 重塑乡镇权威,树立乡镇政府公信力第46-49页
        5.4.1 摒弃扶贫工作的自利性第47页
        5.4.2 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制度第47-48页
        5.4.3 提升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个案研究--以合肥市G区刘某为例
下一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编外员工组织忠诚度提升研究--以广西Z博物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