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大倾角复合顶板煤层巷道支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煤层巷道支护理论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研究 | 第16-18页 |
1.2.3 国外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研究 | 第18-19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大倾角复合顶板煤层巷道破坏机理分析 | 第22-34页 |
2.1 大倾角复合顶板特点 | 第22-23页 |
2.2 大倾角复合顶板煤层巷道变形特征与破坏机理 | 第23-29页 |
2.2.1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部岩层移动特征 | 第24页 |
2.2.2 大倾角煤层开采弹性岩板的力学模型 | 第24-27页 |
2.2.3 复合顶板岩层应力分析 | 第27-28页 |
2.2.4 大倾角巷道底鼓 | 第28-29页 |
2.3 大倾角巷道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2.4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变形因素与支护难点 | 第30-33页 |
2.4.1 影响巷道变形因素 | 第30-31页 |
2.4.2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难点 | 第31-32页 |
2.4.3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变形控制重点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方式与优化设计 | 第34-52页 |
3.1 锚杆锚索在大倾角复合顶板煤层巷道支护中应用 | 第34-43页 |
3.1.1 锚杆支护理论 | 第35-37页 |
3.1.2 锚杆在煤巷道支护中参数分析 | 第37-41页 |
3.1.3 锚索主要参数的设计 | 第41-43页 |
3.2 可缩性金属支架在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中的应用 | 第43页 |
3.3 金属网在大倾角巷道支护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3.3.1 金属网巷道支护机理 | 第43-44页 |
3.3.2 喷射混凝土对巷道作用 | 第44页 |
3.4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优化设计 | 第44-51页 |
3.4.1 通过改变巷道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 第44-47页 |
3.4.2 通过改变支护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 第47-49页 |
3.4.3 通过施工工艺对巷道支护优化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基于MIDAS的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的数值模拟 | 第52-66页 |
4.1 Midas/GTS软件简介 | 第52页 |
4.2 工程背景 | 第52-57页 |
4.2.1 工程案例 | 第52页 |
4.2.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 | 第52-55页 |
4.2.3 岩石的物理力学试验 | 第55-57页 |
4.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57-62页 |
4.4 巷道支护设计优化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5 大倾角复合顶板巷道支护设计与矿压监测 | 第66-84页 |
5.1 桃园矿巷道支护设计 | 第66-72页 |
5.2 巷道矿压监测与分析 | 第72-81页 |
5.2.1 巷道矿压监测 | 第72-73页 |
5.2.2 巷道监测数据分析 | 第73-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