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情况 | 第13-14页 |
1.4.1 问卷设计 | 第13页 |
1.4.2 数据采集情况 | 第13-14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1.1 机构养老模式 | 第15页 |
2.1.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9页 |
3 齐齐哈尔市推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3.1 齐齐哈尔市推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现实背景 | 第19-21页 |
3.1.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第19-20页 |
3.1.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20页 |
3.1.3 传统养老机构弊端显现 | 第20-21页 |
3.2 齐齐哈尔市推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3页 |
3.2.1 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21页 |
3.2.2 医疗服务的供给现状 | 第21-22页 |
3.2.3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 第22-23页 |
4 齐齐哈尔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4.1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现状 | 第23-25页 |
4.1.1 性质与规模 | 第23页 |
4.1.2 生活环境与服务设施 | 第23-24页 |
4.1.3 医疗护理服务情况 | 第24-25页 |
4.1.4 基本费用与护理费用 | 第25页 |
4.2 老人入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需求现状 | 第25-29页 |
4.2.1 生活照料需求 | 第26-27页 |
4.2.2 医疗护理需求 | 第27-28页 |
4.2.3 精神慰藉需求 | 第28-29页 |
4.3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满意度统计分析 | 第29-35页 |
4.3.1 样本情况与变量测量 | 第29-31页 |
4.3.2 统计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4.4 结果讨论 | 第35-39页 |
4.4.1 供需错位对推进医养结合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2 两种“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差异 | 第36-39页 |
5 齐齐哈尔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 | 第39-42页 |
5.1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 第39-40页 |
5.1.1 养老机构融资困难 | 第39页 |
5.1.2 老年人购买能力不足 | 第39-40页 |
5.2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第40-41页 |
5.2.1 缺少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 | 第40页 |
5.2.2 医疗护理人员流动性大 | 第40-41页 |
5.3 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41-42页 |
5.3.1 标准规范缺失 | 第41页 |
5.3.2 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41-42页 |
6 城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建议 | 第42-45页 |
6.1 经济支持方面 | 第42-43页 |
6.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 第42页 |
6.1.2 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6.2 人才培养方面 | 第43-44页 |
6.2.1 探索“医、养、教”一体化模式 | 第43页 |
6.2.2 提升职业收入,加大补贴力度 | 第43-44页 |
6.3 管理机制方面 | 第44-45页 |
6.3.1 建立医养结合标准规范 | 第44页 |
6.3.2 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 | 第44-45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A | 第50-52页 |
附录B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