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分析的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外企业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方面的文献综述第13页
        1.2.4 文献评述第13-14页
    1.3 论文结构第14-15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面临的主要现状第16-25页
    2.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现状第16-17页
    2.2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第17-19页
        2.2.1 社会层面的风险第18-19页
        2.2.2 经济层面的风险第19页
    2.3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传统政治风险第19-25页
        2.3.1 征收风险第19-20页
        2.3.2 汇兑限制风险第20-21页
        2.3.3 战争和内乱风险第21页
        2.3.4 政府违约风险第21-22页
        2.3.5 法律制度风险第22-23页
        2.3.6 外交风险第23-25页
第3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第25-33页
    3.1 失败案例:中铁国际委内瑞拉项目案例第25-28页
        3.1.1 案例介绍第25-26页
        3.1.2 案例分析第26-28页
    3.2 成功案例:中国中车集团走出去案例第28-30页
        3.2.1 案例介绍第28-29页
        3.2.2 案例分析第29-30页
    3.3 案例总结与启示第30-33页
第4章 导致中国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出现的原因第33-40页
    4.1 国际原因第33-34页
        4.1.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33页
        4.1.2 “中国威胁论”的提出第33-34页
    4.2 东道国原因第34-36页
        4.2.1 政治因素第34-35页
        4.2.2 经济因素第35页
        4.2.3 社会因素第35-36页
    4.3 企业自身原因第36-40页
        4.3.1 政治风险意识淡薄第36-38页
        4.3.2 缺乏风险管理部门、相关机制以及应对措施第38-39页
        4.3.3 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第39页
        4.3.4 企业没有合理利用自身的内部化优势第39-40页
第5章 中国企业“走出去”政治风险的对策和建议第40-48页
    5.1 宏观对策第40-42页
        5.1.1 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第40页
        5.1.2 逐步建立完善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第40-41页
        5.1.3 转变增长模式第41页
        5.1.4 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第41-42页
        5.1.5 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第42页
    5.2 微观对策第42-48页
        5.2.1 对外投资企业要培育良好的企业形象第42-44页
        5.2.2 建立政治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第44-46页
        5.2.3 制定良好的投保策略第46页
        5.2.4 加强与东道国各个领域的经济利益联系第46-4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总结第48-49页
    6.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长城资产收购重组辽宁华实公司不良债权项目风险控制研究
下一篇:吉林国药公司“医疗器械配送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