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网下渠道拥塞负效应下双渠道零售企业与实体零售企业竞争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第9-11页
        1.1.2 拥塞负效应的影响明显第11页
        1.1.3 横向产品差异化的企业竞争策略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5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1.6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7-27页
    2.1 拥塞负效应第17-18页
        2.1.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页
        2.1.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2.2 零售企业双渠道第18-21页
        2.2.1 开通网络渠道及零售企业双渠道的适用条件第18-19页
        2.2.2 渠道冲突及协调第19页
        2.2.3 渠道组合策略拓展研究第19-20页
        2.2.4 零售企业双渠道价格策略第20-21页
    2.3 横向产品差异化第21-25页
        2.3.1 网络外部性拓展研究第22页
        2.3.2 零售企业产品成本第22页
        2.3.3 消费者渠道偏好第22-23页
        2.3.4 圆形市场第23-24页
        2.3.5 横向产品差异化实证研究第24-25页
        2.3.6 综述总结第25页
    2.4 双渠道供应链研究综述第25-26页
        2.4.1 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第25页
        2.4.2 零售企业双渠道供应链第25-26页
    2.5 综述总结第26-27页
第3章 线性市场拥塞负效应下双渠道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企业水平竞争研究——基于Hotelling模型第27-41页
    3.1 模型假设第27-29页
    3.2 线性市场双渠道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企业的定价竞争分析第29-33页
        3.2.1 网上网下分别定价下的价格竞争均衡模型第29-32页
        3.2.2 网上网下统一定价下的价格竞争均衡模型第32-33页
    3.3 进一步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提出第33-38页
        3.3.1 两种定价策略的对比分析第33-34页
        3.3.2 网下渠道拥塞负效应的敏感性分析第34-38页
    3.4 数值算例和管理对策的提出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圆形市场拥塞负效应下双渠道零售企业与传统零售企业水平竞争研究——基于Salop模型第41-54页
    4.1 模型假设第41-43页
    4.2 圆形市场双渠道零售企业与实体零售企业的定价竞争分析第43-48页
        4.2.1 网上网下分别定价的价格竞争均衡模型第43-46页
        4.2.2 网上网下统一定价的价格竞争均衡模型第46-48页
    4.3 进一步分析与管理对策第48-51页
        4.3.1 圆形市场两种定价策略对比分析第48-49页
        4.3.2 拥塞负效应敏感性分析第49-51页
    4.4 算例分析与管理对策第51-53页
    4.5 线性市场与圆形市场对比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线性市场双渠道零售企业供应链与实体零售企业供应链竞争分析第54-67页
    5.1 模型假设第54-56页
    5.2 线性市场拥塞负效应下供应链均衡分析第56-63页
        5.2.1 DD模式下两条供应链竞争模型第56-58页
        5.2.2 II模式下两条供应链竞争模型第58-59页
        5.2.3 ID模式下两条供应链竞争模型第59-61页
        5.2.4 DI模式下两条供应链竞争模型第61-63页
    5.3 敏感性分析第63-64页
    5.4 均衡分析第64-65页
        5.4.1 四种决策模型均衡对比分析第64-65页
        5.4.2 两条链对比分析第65页
    5.5 算例分析与管理对策第65-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游驱动”的RFID跨企业集成中供应链利润分配及协调研究
下一篇:RD服装公司淑女装产品美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