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厦门市农药市场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回顾第10-12页
        1.3.1 国内农药市场监管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外农药市场监管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3 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5-25页
    2.1 农药的基本内涵第15-20页
        2.1.1 农药的定义和分类第15-16页
        2.1.2 农药的种类和特点第16-17页
        2.1.3 农药的地位和作用第17-19页
        2.1.4 农药的危害第19-20页
    2.2 农药监管原理第20-22页
        2.2.1 系统原理第21页
        2.2.2 动态原理第21页
        2.2.3 控制性原理第21-22页
        2.2.4 人本原理第22页
    2.3 农药监管理论第22-23页
        2.3.1 责任分散理论第22页
        2.3.2 破窗理论第22-23页
        2.3.3 热炉法则第23页
    2.4 农药监管方法第23-25页
        2.4.1 全面计划管理第23页
        2.4.2 目标管理第23-24页
        2.4.3 信息监管平台辅助管理第24-25页
第3章 厦门市农药市场监管现状第25-33页
    3.1 厦门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背景介绍第25-26页
        3.1.1 机构发展历程第25页
        3.1.2 机构组织架构图第25-26页
        3.1.3 机构主要职能第26页
    3.2 国内外农药监管的先进经验及启示第26-30页
        3.2.1 国外农药监管先进模式第26-29页
        3.2.2 国内农药监管先进经验第29页
        3.2.3 启示第29-30页
    3.3 农药市场监管思路分析第30-33页
        3.3.1 农业部门农药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第30-31页
        3.3.2 其他农药市场监管部门的法律依据第31-33页
第4章 厦门市农药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第33-43页
    4.1 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3-35页
        4.1.1 监管主体多第33页
        4.1.2 农药监管信息通报制度不健全第33-34页
        4.1.3 农药风险监测体系不够完善第34-35页
        4.1.4 农药市场信息信用体系未建立第35页
    4.2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第35-37页
        4.2.1 法律体系散第35页
        4.2.2 法律覆盖面不足第35-36页
        4.2.3 执法打假难第36-37页
    4.3 农药经营、使用者素质不高第37-40页
        4.3.1 农药经营准入门槛低第37页
        4.3.2 农药经营秩序乱第37-38页
        4.3.3 农药使用技术落后第38页
        4.3.4 农药经营、使用者法律意识低第38-39页
        4.3.5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大第39-40页
    4.4 生物农药的发展受阻第40-43页
        4.4.1 生物农药开发的品种较少第40-41页
        4.4.2 农民对生物农药认识不足第41页
        4.4.3 产品价格较高,质量参差不齐第41-42页
        4.4.4 部分高毒农药作用仍无法替代第42-43页
第5章 农药市场监管问题应对方案及措施第43-50页
    5.1 问题应对方案第43-46页
        5.1.1 健全农药监管法律体系第43-44页
        5.1.2 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监管职责分工第44页
        5.1.3 加强农药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第44页
        5.1.4 加强农药生产企业的宏观调控第44-45页
        5.1.5 搞好高毒农药的替代筛选工作第45-46页
    5.2 监管部门自身应对措施第46-50页
        5.2.1 加强宣传和培训第46页
        5.2.2 加强剧毒高毒农药监管第46-47页
        5.2.3 建立农药销售可追溯制度第47-48页
        5.2.4 加强农药产品质量及标签巡查抽查工作第48页
        5.2.5 抓好重大要案督办第48页
        5.2.6 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的监管第48页
        5.2.7 强化农药监管系统建设第48-49页
        5.2.8 建立农资打假信息通报和信用体系制度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研究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大数据相似重复记录数据清洗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温州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