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积极情绪启动下心理理论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21页
    1.1 心理理论的研究综述第8-10页
        1.1.1 心理理论的概念第8页
        1.1.2 成人心理理论与社交能力的研究第8-9页
        1.1.3 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第9-10页
    1.2 心理理论与注意偏向的研究第10-16页
        1.2.1 注意偏向的概念第10-11页
        1.2.2 注意偏向的机制第11-12页
        1.2.3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第12-15页
        1.2.4 心理理论的注意偏向研究第15-16页
    1.3 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第16-21页
        1.3.1 情绪启动的定义第16页
        1.3.2 情绪启动的实验范式第16-18页
        1.3.3 积极情绪第18-21页
第2章 问题提出第21-24页
    2.1 问题提出第21-22页
    2.2 研究意义第22-24页
        2.2.1 理论意义第22页
        2.2.2 实践意义第22-24页
第3章 实证研究第24-33页
    研究1 心理理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第24-29页
        1.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4页
        1.2 研究方法第24-27页
            1.2.1 被试第24页
            1.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1.2.3 实验设计第25页
            1.2.4 实验程序第25-26页
            1.2.5 实验过程第26页
            1.2.6 数据处理第26-27页
        1.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1.3.1 心理理论水平高低分组之间t检验第27页
            1.3.2 被试在所有水平上的反应时第27页
            1.3.3 心理理论水平、配对情绪类型与探测刺激位置的方差分析第27-28页
        1.4 小结第28-29页
    研究2 积极情绪启动下心理理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第29-33页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29页
        2.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2.2.1 被试第29页
            2.2.2 实验材料第29-30页
            2.2.3 实验设计第30页
            2.2.4 实验程序第30页
            2.2.5 实验过程第30页
            2.2.6 数据处理第30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2.3.1 启动组与对照组之间,心理理论分数t检验第30页
            2.3.2 情绪启动效果第30-31页
            2.3.3 被试在所有水平上的反应时第31页
            2.3.4 心理理论水平、配对情绪类型与探测刺激位置的方差分析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总讨论第33-36页
    4.1 心理理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第33-34页
    4.2 积极情绪启动下,心理理论水平低的个体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第34-36页
第5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36-38页
    5.1 结论第36页
    5.2 研究创新点第36页
    5.3 研究不足第36页
    5.4 研究应用与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附录 眼神读心测试第44-46页
致谢第46-48页
附件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情绪能促进网络助人吗?--表达方式与奖励的影响
下一篇:创意广告体验的脑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