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4 论文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井下人员RFID定位技术 | 第18-31页 |
2.1 RFID基本概述和系统构成 | 第18-19页 |
2.2 RFID定位方法研究 | 第19-22页 |
2.2.1 TOA定位法 | 第19页 |
2.2.2 TDOA定位法 | 第19-20页 |
2.2.3 AOA定位法 | 第20-21页 |
2.2.4 RSSI定位法 | 第21页 |
2.2.5 定位法比较 | 第21-22页 |
2.3 RFID定位算法研究 | 第22-29页 |
2.3.1 井下无线信道模型 | 第22页 |
2.3.2 LANDMARC算法及仿真 | 第22-24页 |
2.3.3 优化LANDMARC算法及仿真 | 第24-27页 |
2.3.4 井下模型优化LANDMARC算法仿真对比 | 第27-29页 |
2.4 RFID定位系统矿用设备应用 | 第29-30页 |
2.4.1 矿用读写器 | 第29页 |
2.4.2 矿用人员标签 | 第29-30页 |
2.4.3 矿用辅助标签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下位机硬件选型与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第31-40页 |
3.1 下位机总体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3.2 下位机硬件选型 | 第32-37页 |
3.2.1 监测分站硬件选型 | 第32-34页 |
3.2.2 矿用传感器硬件选型 | 第34-37页 |
3.3 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第37-39页 |
3.3.1 主程序工作流程设计 | 第37-38页 |
3.3.2 RFID人员定位流程设计 | 第38页 |
3.3.3 报警流程设计 | 第38-39页 |
3.3.4 数据传输流程设计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现场总线传输设计 | 第40-50页 |
4.1 现场总线的对比及选择 | 第40-41页 |
4.2 CAN总线通信协议 | 第41-44页 |
4.2.1 CAN总线分层 | 第41-42页 |
4.2.2 CAN总线报文传输 | 第42-44页 |
4.2.3 CAN总线通讯错误 | 第44页 |
4.3 CAN总线硬件设计 | 第44-48页 |
4.3.1 CAN总线控制器 | 第44-46页 |
4.3.2 CAN总线收发器 | 第46-48页 |
4.3.3 CAN总线-RS485转换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系统实践测试 | 第50-62页 |
5.1 上位机软件基本概述 | 第50页 |
5.2 组态王软件设计 | 第50-57页 |
5.2.1 新建工程与变量定义 | 第50-53页 |
5.2.2 煤矿综合监控界面设计 | 第53-55页 |
5.2.3 与CAN总线通讯设计 | 第55-57页 |
5.3 监控系统实践测试 | 第57-61页 |
5.3.1 系统登录测试 | 第57-58页 |
5.3.2 系统定位测试 | 第58页 |
5.3.3 系统报警测试 | 第58-60页 |
5.3.4 系统实时曲线与报表测试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