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第三方支付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 第12-13页 |
1.2.3 关于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关系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情况 | 第17-28页 |
2.1 第三方支付概述 | 第17-18页 |
2.1.1 第三方支付概念及业务流程 | 第17-18页 |
2.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分类及商业模式 | 第18-21页 |
2.2.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类及商业模式 | 第19-21页 |
2.3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2.3.1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程 | 第21页 |
2.3.2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 第21-22页 |
2.3.3 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异军突起,成为战略发展重心 | 第22-24页 |
2.3.4 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结构及市场份额 | 第24-26页 |
2.4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趋势 | 第26-28页 |
2.4.1 移动支付场景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深度发展 | 第26-27页 |
2.4.2 市场出现兼并以及收购 | 第27页 |
2.4.3 数据精准分析带来新的盈利空间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28-44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第28-30页 |
3.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界定与分类 | 第28-29页 |
3.1.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特征 | 第29-30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 第30-37页 |
3.2.1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意义 | 第30-31页 |
3.2.2 中间业务收入数据分析 | 第31-37页 |
3.3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路径 | 第37-44页 |
3.3.1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与中间业务市场规模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3.3.2 挤压银行支付结算业务 | 第38-40页 |
3.3.3 冲击银行代理收付业务 | 第40-41页 |
3.3.4 冲击基金代销等理财业务 | 第41-42页 |
3.3.5 分流客户群,垄断客户信息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4-57页 |
4.1 构建实证分析模型 | 第44-48页 |
4.1.1 样本选取 | 第44页 |
4.1.2 变量的选择 | 第44-45页 |
4.1.3 模型设定 | 第45-46页 |
4.1.4 模型选择判断计量方法 | 第46-48页 |
4.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8-51页 |
4.2.1 16家银行实证分析 | 第48-49页 |
4.2.2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 第49页 |
4.2.3 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 第49-50页 |
4.2.4 3家城市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 第50-51页 |
4.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的影响 | 第51-57页 |
4.3.1 对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在中间业务收中占比的影响 | 第51-54页 |
4.3.2 对代理类业务收入在中间业务收中占比的影响 | 第54-57页 |
第五章 给商业银行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1页 |
5.1 支付结算业务战略调整与业务转型并重 | 第57页 |
5.2 调整中间业务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业务,做精做细 | 第57-58页 |
5.3 差异化市场定位,探寻新合作模式 | 第58-59页 |
5.4 弥补自身短板,提高用户体验和粘性,拓展支付业务 | 第59页 |
5.5 创新银行支付,拓展应用范围 | 第59-60页 |
5.6 把握机遇,全面整合银行内外资源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