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以及中空米粒状碳酸锶与中空纤维状碳酸钡的制备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第14-23页
        1.2.1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原因第14页
        1.2.2 改性机理第14页
        1.2.3 纳米碳酸钙改性方法第14-16页
        1.2.4 球磨法制备以及改性纳米材料第16-19页
        1.2.5 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的改性第19-23页
    1.3 多形貌碳酸锶制备的研究进展第23-27页
    1.4 多形貌碳酸钡制备的研究进展第27-3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3-39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3-34页
        2.1.1 实验试剂第33-34页
        2.1.2 实验仪器第34页
    2.2 主要测试表征方法第34-36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4-35页
        2.2.2 扫描透射显微镜(TEM)第35页
        2.2.3 X射线衍射(XRD)第35页
        2.2.4 电导率和pH值测量仪第35页
        2.2.5 原位红外测试仪第35页
        2.2.6 热重分析(TG)第35-36页
        2.2.7 马尔文Zeta电位分析第36页
    2.3 活性纳米碳酸钙的性能评价第36-39页
        2.3.1 活化度表征第36-37页
        2.3.2 吸油值表征第37页
        2.3.3 接触角表征第37-39页
第三章 硬脂酸改性纳米碳酸钙第39-56页
    3.1 制备工艺流程第39页
    3.2 活性纳米碳酸钙反应条件的优化第39-52页
        3.2.1 活化时间的影响第39-44页
        3.2.2 硬脂酸用量的影响第44-49页
        3.2.3 球磨转速的影响第49-52页
    3.3 活性纳米碳酸钙的测试表征第52-55页
        3.3.1 疏水性测试第52-53页
        3.3.2 亲油性测试第53-54页
        3.3.3 红外分析表征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中空米粒状碳酸钙反应器的设计第56-62页
    4.1 技术背景第56页
    4.2 设计内容第56-58页
    4.3 设计附图第58-59页
    4.4 实用新型实施例第59-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中空米粒状碳酸锶的制备第62-73页
    5.1 实验方法第62页
    5.2 中空米粒状碳酸锶制备过程反应条件的影响分析第62-68页
        5.2.1 反应区和稳定区分区的影响第62-64页
        5.2.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4-66页
        5.2.3 二氧化碳流速的影响第66-67页
        5.2.4 搅拌速度的影响第67-68页
    5.3 中空米粒状碳酸锶的测试表征第68-72页
        5.3.1 pH和电导率的表征第68-71页
        5.3.2 Zeta电位分析表征第71页
        5.3.3 XRD分析表征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中空纤维状碳酸钡的制备第73-82页
    6.1 实验方法第73页
    6.2 中空纤维状碳酸钡制备过程反应条件的影响分析第73-77页
        6.2.1 反应区和稳定区分区的影响第73-74页
        6.2.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74-76页
        6.2.3 二氧化碳流速的影响第76-77页
    6.3 中空纤维状碳酸钡的测试表征第77-81页
        6.3.1 pH和电导率的表征第77-79页
        6.3.2 Zeta电位的分析表征第79-80页
        6.3.3 XRD分析表征第80-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件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3N4强界面层状ZrB2-SiC复合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非水相酶法制备抗菌吸紫外糖基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