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成都市政务微信公众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现实意义第13页
    1.3 文献回顾与研究动态第13-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研究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28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2页
        2.1.1 微信第20页
        2.1.2 微信公众平台第20-21页
        2.1.3 政务微信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第22-28页
        2.2.1 理性行为理论第22页
        2.2.2 技术接受模型第22-24页
        2.2.3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24-25页
        2.2.4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第25-28页
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第28-43页
    3.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第28-31页
        3.1.1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假设第28页
        3.1.2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假设第28-29页
        3.1.3 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的假设第29-30页
        3.1.4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假设第30-31页
        3.1.5 理论模型的构建第31页
    3.2 问卷设计与回收第31-43页
        3.2.1 变量定义与测量量表第32-37页
        3.2.2 问卷设计过程第37-42页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42-43页
第四章 成都市政务微信公众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3-60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45页
        4.1.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43-44页
        4.1.2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第44-45页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第45-50页
        4.2.1 信度分析第45-47页
        4.2.2 效度分析第47-50页
    4.3 量表验证因素分析第50-54页
        4.3.1 模型拟合度第51-53页
        4.3.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第53-54页
    4.4 区别效度及相关分析第54-55页
    4.5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第55-58页
        4.5.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第56页
        4.5.2 结构方程路径系数第56-58页
    4.6 实证结果分析第58-60页
        4.6.1 影响公众感知有用性的因素分析第58页
        4.6.2 影响公众感知易用性的因素分析第58-59页
        4.6.3 影响公众使用意愿的因素分析第59-60页
第五章 提高成都市政务微信公众使用意愿的对策建议第60-63页
    5.1 宣传方式多样化,推广途径多渠道第60页
    5.2 增强信息内容质量,内容表达形式多样化第60-61页
    5.3 进一步优化系统质量,打造政务微信矩阵群第61-62页
    5.4 提升互动方式智能化,提高用户服务感知第62-6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3-65页
    6.1 研究结论第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行政区划调整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社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达研究